读知识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翊卫府

翊卫府

官署名。北宋徽宗崇宁四年(1105)置,为三卫府之一,掌殿陛护卫之事。设翊卫府郎二十人,翊卫中郎二十人,选卿监、正任刺史、遥郡团练使以上官之子孙充任。五年废。


官署名。为翊卫的官署,在隋为十二卫府之一,置大将军一人,将军二人,总府事,并统诸鹰扬府。置护军四人,掌副二将军,无将军,则一人摄;有亲侍,领亲、勋、武三侍。其他卫府则无三侍。唐代翊卫分一府二府,每府置中郎将一人,正四品下;左右郎将一人,正五品上,翊卫(官),正八品上。宋代翊卫府置郎二十员,中郎二十员,文武各四十员。立于两阶卫士之前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下·十二卫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上·十六卫》、《宋史·职官六·三卫官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阴阳学

    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(1291)依儒学、医学之例,始于诸路置。明太祖洪武十七年(1384)置阴阳学官,府设正术一人,从九品,州设典术一人,县设训术一人,均未入流。设官不给禄,掌管天文、占侯、星卜

  • 侍曹

    官名,汉置,为郡佐吏,掌侍从和向朝廷送郡的报告材料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杜琼传》:“古者名官职不言曹,始自汉以来,名官尽言曹,吏言属曹,卒言侍曹。”

  • 司库

    ①官名。隋朝始设,为殿内省尚乘局属官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 置。唐朝沿置于殿中省尚乘局。初为二人,玄宗开元二十三年(735) 减一人。正九品下。掌六闲之藁秸、鞍辔出纳。后代多不设。清朝置,为户部、刑

  • 开封府学博士

    官名。宋徽宗大观元年(1107)增置,掌开封府学之事。学官名。宋置,掌教儒学学生。大观元年(公元1107年)李孝寿乞增置府学博士一员,从之。

  • 馆客

    官名。东魏高欢初起兵时,身边蓄养精于术数、风角之人,以备谘询,称馆客,非正式官职。北齐后主时置为官,召颜之推等文士为之,在京撰著。武平三年(572)立文林馆后,改称待诏文林馆。见《北齐书·文苑传》。

  • 内阁收发红本处

    清代内阁内部机构。乾隆嘉庆间设立,又称红本处或收本房。专掌收发红本。题本用红笔批写谕旨,凡批示过的题本称为红本,交由红本处每日发给六科传抄,年终缴回汇集,贮入红本库。本处职官由大学士在满、汉中书内派委

  • 梦占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春官府太卜下大夫梦占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保宫令

    官名。西汉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改居室令置,属少府,有丞。东汉省。官名,西汉置,属少府,原名居室,汉武帝太初元年改称保宫,其长官称令,有丞,掌宫室管理。其属有保宫狱。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李陵曰:加以

  • 五卫亲军

    元代枢密院所属京城侍卫军。世祖至元八年(公元1271年)改侍卫亲军为左、右、中三卫。十六年(公元1279年)增设前后两军,合称五卫, 秩均为三品, 各以都指挥使为主官,掌宿卫扈从,兼管屯田之事。

  • 司寺下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冬官府属官,正四命。李行之曾任之。见《北史·序传》。官名。北周冬官府所属,正四命。任此职者见《北史·序传》:李行之“仕周为冬官府司寺下大夫。”其职掌史文阙载,可能是掌管佛寺的修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