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利将军
官名。辽置,见“舍利司”。
官名。辽置,见“舍利司”。
官名。渤海国十卫之一右熊卫次官,置一人。
西周时辅佑周天子的六位大臣。一说即“三左三右”,指大宰、大宗、大史、大祝、大士、大卜。《逸周书 ·大匡》:“王乃召冢卿,三老三吏,大夫、百执事之人,朝于大庭。”参见“三左三右”。
官名。北宋前期置,员一或二人,以两制及带职朝官充任,主管礼部之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复以礼部尚书为礼部长官,遂罢。
官名。为承徽寺的主官,见“承徽寺”。
官名。西魏,北周天官府司内上士内小臣奄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名。元置,为宣政院的佐官,秩正三品,员额三人。
即“太子中庶子”。
官名。唐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始置,员二人,从七品上,掌供奉讽谏,隶门下省。天授二年(691)增至五人,其后除授颇为杂滥,有“补阙连车载”之讥。宋初多出领外任,或兼领别司,不专任谏职。太宗端拱元年(
见“受卷”。
官署名。金朝置。隶户部。通掌户籍、度支、财赋、仓廪诸务。以主事二员管领司事,秩从七品。人选由举人试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