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文书名。①指下言于上之文书。始见于汉。三国沿制,除言密事得皂囊盛外,余皆启封。唐朝定为以下达上之制,上于天子。宋朝以后渐成重大吉庆祥瑞及称谢恩典的专门上书。逢正月皇帝不受朝及喜庆祥瑞之事或群臣奉上尊号、请行大礼时,宰相率文武群臣或连同内诸司使、三班、诸军将校、蕃夷酋长、僧道、耆老等,到东上閤门上之。平日西京留守司官,每五日一上,问皇帝起居; 皇帝出巡时,东京留守司官每五日上之,问候起居。群臣迁官改秩、致仕、荫子及新科进士考中传胪 (殿试后宣读皇帝诏命唱名叫传胪,其制始于宋代) 后,皆上而称谢。明清沿前制,凡元旦、冬至、万寿圣节 (皇帝生日) 及登极等重大庆典,王公百官与在外高级官员均上表庆贺,其式由内阁拟定,交礼部颁发。清朝初用满、蒙、汉三体文字,后专用汉文,唯驻防满官用满文。四六骈体,历历相沿,稍易字句而已。正、副两份,正本卷而不折,副本叠为折状,储于表匣,以黄绫包裹。仪后送内阁存贮。② 明清各藩属国遣使朝贡时致皇帝的国书。其质有金叶、蒲叶及纸等多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司勋郎中

    官名。吏部司勋司长官。唐高祖武德三年(620)改司勋郎置,员一人。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司勋大夫,咸亨元年(670)复旧称。掌校定勋绩及授予勋官告身等事,从五品上。北宋前期不领司勋事,用为五品寄禄官

  • 织染署令

    官名。即织染令。官名。隋、唐、金皆置,为织染署长官,唐为正八品上,金为从六品。掌供织紝、色染、锦绮等物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少府·织染署》、《金史·百官二·织染署》、《通典·职官九·少府监·织染》,参

  • 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事

    官名。北宋真宗天禧四年(1020)置,以三品以上官充任。三品以下官领其事,则称管勾或权判。

  • 西杀

    官名。突厥领兵官,即“右杀”。突厥武官名,即右卫。《资治通鉴》唐天宝元年:“以其子葛腊哆为西杀。”注:“突厥以其亲属分掌东西兵,号左右杀,亦曰东西杀。西杀,右杀也。”

  • 敬事房

    专管宫内事务及管理太监、宫女的机构。清康熙十六年(公元1677年)置,又名宫殿监办事处,设在乾清门内以西,属内务府。掌理帝后及其子女的生活起居及宫内陈设、洒扫、守卫、传奉内务方面的谕旨,并办理与内务府

  • 普通市

    市的等级之一。(1)北洋政府时期设置,隶属于县。(2)国民党政府成立初期指隶属于省的市,以区别于特别市。后改称省辖市。

  • 函工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金中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下设函工中士、函工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南台治书侍御史

    即“治书侍御史”。

  • 司藏令

    官名。①北齐太子家令寺所属司藏署长官,置一员,从九品。隋、唐沿置,皆各一员,隋为正九品,唐为从八品下。掌东宫库藏财货、出纳、土木营缮。② 渤海国置,司藏寺长官。

  • 枢辅

    官名。明朝用称内阁辅臣出掌兵事之官。仅见于天启元年(1621)内阁大学士孙承宗督师经略山海关一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