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西中郎将

西中郎将

官名。东汉献帝时所置四中郎将之一,帅师征伐。魏晋南北朝沿之,或镇守某地。魏、西晋多兼凉州刺史,东晋、南朝多兼豫州刺史,镇历阳,或持节都督司、豫、冀、并等州军事,银印青绶。南朝宋、齐多以宗室诸王任之。梁或置。东魏静帝天平元年 (534) 都邺后,于蒲泉置西中郎将府。北魏初,属中护军 (护军将军) 。世宗永平 (508—512)中,权隶中领军 (领军将军) 。东魏静帝武定七年(549) 复属中护军,北齐亦属护军府。


官名,东汉置,掌帅军征伐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二》:“羽林中郎将,比二千石,本注曰:主羽林郎。”注:“汉末又有四中郎将,皆帅师征伐,不知何时置。董卓为东中郎将,卢植为北中郎将,献帝以曹植为南中郎将。”其后,魏晋南北朝沿置,或帅师征伐,或镇守一方,且兼地方长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翰林待制

    官名。金置,属翰林学士院。秩正五品,员额不限,分掌词命文字,分判院事,衔内不带知制诰。元沿金制于翰林兼国史院、蒙古翰林院分别置待制,品秩与金同。

  • 帮理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时期税务处各股的属员,地位在帮股长之下。见“税务处”。

  • 开封府左少尹

    官名。宋徽宗崇宁三年(1104),开封府设左、右少尹各一人,位在左右司郎官下、诸曹郎官上,参掌本府政事。

  • 司宾署署丞

    官名。明制,鸿胪寺有司宾署,掌管外国朝贡使节的接待,按其等级而教其拜跪仪节。主官有署丞一人,正九品。

  • 督办政务处

    官署名。清末为推行“新政”而设置的办事机构。简称“政务处”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设。掌审议变通政治章奏,拟具意见,请旨定夺。置督办政务大臣、参预政务大臣,无定额,以军机大臣、大学士、总督兼充。下设

  • 次剧县

    县的等级。金朝以二万户以上、二万五千户以下的县为次剧县。

  • 赞治少尹

    官名。明置,为文勋官,以授从四品文官再考称职者。勋官名。明置,为文勋第八阶,秩从四品。

  • 提举御前弓马子弟所

    见“御前弓马子弟所”。

  • 委署亲军校

    即“署亲军校”。武官名。清置,属侍卫处。其员额设置同“亲军校”, 参见该条。

  • 第一领人庶长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原称第一领民庶长,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。视从四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