谨身殿大学士
官名。明永乐二十二年(1424)仁宗即位置。与武英殿、文渊阁等殿阁大学士同备皇帝顾问,并入内阁参予机务,批答章奏,起草诏令,但其品级仅正五品,故常以尚书兼之,以高其品秩,嘉靖(1522—1566) 时因殿名改建极殿大学士。朝位班次俱列于六部之上。
明代内阁大学士的官称之一。后改为建极殿大学士。见“内阁大学士”。
官名。明永乐二十二年(1424)仁宗即位置。与武英殿、文渊阁等殿阁大学士同备皇帝顾问,并入内阁参予机务,批答章奏,起草诏令,但其品级仅正五品,故常以尚书兼之,以高其品秩,嘉靖(1522—1566) 时因殿名改建极殿大学士。朝位班次俱列于六部之上。
明代内阁大学士的官称之一。后改为建极殿大学士。见“内阁大学士”。
官名。辽朝南面官,南枢密院官员。尚书省并入南枢密院后,主刑部事。
炎帝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见“炎帝”。
指降低官员的爵位,为官员降罚的方式之一。始行于战国,历代沿用之。
即太子右监门率府,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改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为右监门率府。
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。客省局副长官。详“客省局”。
官名。三国蜀置。《三国志·来敏传》:“后主践阼。(来敏)为虎贲中郎将,丞相(诸葛)亮住汉中,请为军祭酒、辅军将军。”东晋亦置。杂号将军名,三国蜀置,掌征伐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来敏传》:“丞相亮住汉中,请
官名。魏晋北朝与都兵郎互称,为尚书省都兵曹长官。参见“二千石郎”。
春秋时期指官吏贪赃枉法。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 “国家之败,由官邪也。”
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。皇太后宫设左、右护卫,左护卫太保统领左护卫。掌皇太后宫护卫事。 耶律独攧为皇太后左护卫太保。 (《辽史·耶律独攧传》)
官名。北洋政府设于法律编查会与修订法律馆,主管内部事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