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通译官

通译官

官名。清朝出使大臣之属官。光绪元年(1875)始设。掌使馆翻译事。分为三等。三十二年定员额,头等,正五品,无定员;二等、三等分别为从五品、从六品,各使馆均一名。俱奏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林行省

    即“和林等处行中书省”。

  • 大舟

    官名。“大舟”即“太舟”。详见“太舟”条。

  • 行后府

    官署名。“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”的简称。明成祖永乐元年(1403)始置于北京,设左、右都督,都督同知,都督佥事等官,与五军都督府同。后在此基础上置行在五军都督府,永乐十八年除“行在”字。洪熙元年(14

  • 爵位。君主颁与臣民的一种封号等级。商周皆置。据《礼记、王制》: “王者之制禄爵,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、凡五等; 诸侯之上大夫卿、下大夫、上士、中士、下士、凡五等。” 战国秦置二十等爵,秦及西汉沿之。西汉

  • 大名府知府

    见“大名府”。

  • 小满

    官制用语。南朝地方长官的任期以三年为限,称小满。《南史·恩幸·吕文显传》: “晋、宋旧制,宰人之官,以六年为限,近世以六年过久,又以三周为期,谓之小满。”

  • 甲榜

    明清时进士因列名甲科之榜,故又别称为甲榜。

  • 威耀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三班,与宁远将军同班,代旧宁朔将军,普通六年(525) 罢。武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加官、散官性质的将军,秩第十三班,与宁远、明威、振远、电耀四

  • 送伴副使

    官名。北宋真宗时始置,掌接待契丹使者。

  • 快班

    清代县衙公人分班之一。司刑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