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银印

银印

清朝中央和地方常设机构所用最高一等之印信。由礼部铸印局铸造。宗人府、军机处、六部、都察院、理藩院、翰林院、内务府、通政使司、大理寺、太常寺、顺天府、各省布政使司,以及衍圣公、公、侯、伯、经略大臣、领侍卫内大臣、大将军、将军等俱用之。其规制,视各衙署而定,有直钮,直钮二台、三台,虎钮二台、三台等不同种类。文字多以满、汉文并用,亦有用满、汉、蒙三种文字者(如理藩院),及满、汉、托忒、回四种文字者(如伊犁将军)。字体有尚方大篆、柳叶篆者,而蒙、托忒、回三种文字不篆。


用银铸刻的印。因汉朝秩比二千石以上的官员用银印,故有时代指二千石以上的官吏。魏晋沿其制。参看“铜印墨绶”、“银印青绶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农官

    劝农之官,或管理公田耕种和租税收入。汉朝大司农所属有农监。汉武帝时实行告缗,又于水衡、少府、太仆等各置农官,管理郡县没收的土地。此为领属中央者,郡国亦当有之。三国魏指诸典农官(典农中郎将、典农校尉等)

  • 左户行参军

    北齐诸公、都督府僚属名。掌左户曹事务。

  • 勋案

    北魏时记载将士军功勋劳的文书,参见“勋书”。

  • 官名。突厥官,沙钵罗咥利失可汗左五咄陆部置五啜: 处木昆律啜、胡禄屋阙啜、摄舍提暾啜、突骑施贺逻施啜、鼠尼施处半啜。

  • 常务次长

    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见“政务次长”。

  • 佥通政院事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通政院的佐官,见“通政院”。

  • 西域都护候

    官名,即都尉所属之候官,俸六百石,掌侦察报警等事。其属官有候长、候史、候等。候史为候长之佐,助候长掌辖区之候事。候长掌候若干人,候掌燧(燧人)若干,燧(燧人)掌侦察敌情,烽火告警。燧 :告警的烽火。参

  • 府儒学教授

    学官名。金始置府学教授,元沿置于散府,秩从九品。明清亦置,明制秩从九品,清制秩正七品,掌府学生徒训迪之事。参见“教授”。

  • 解试

    选举制度。贡举考试之一种。唐朝,地方官考校士人,选合格者解贡朝廷,称解试,又称乡贡。宋朝解试包括州试(乡试)、转运司试(漕试)、学馆(太学)试等。每三年举行一次,各依解额选合格者解送礼部,参加省试。徽

  • 大都柴炭提举司

    见“大都柴炭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