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阍人

阍人

官名。守门小吏。多以受刑者为之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季孙之母死,哀公吊焉。曾子与子贡吊焉。阍人为君在,弗内也。”郑玄注:“阍人,守门者。”《周礼·天官》有阍人,掌晨昏启闭宫门,每门四人。后世通称守门人为阍人。


官名。周设此官,掌昏晨启闭宫门。《周礼·天官·阍人》:“阍人,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。丧服凶器不入宫,潜服贼器不入宫,奇服怪民不入宫。凡内人公器宾客元帅,则几其出入,以时启闭;凡外内命夫命妇出入,则为之闢,掌扫门庭。大祭祀丧纪之事,设门燎,跸宫门、庙门。凡宾客,赤如之。”后来,则通称守门人为阍人。又见《礼记·檀弓下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殿内侍御中散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为任职于殿内的侍御中散。《魏书·恩幸传》: “(王仲兴)以父任早给事左右,太和(477—499)中殿内侍御中散、武骑侍郎、给事中。”参见“侍御中散”。

  • 东宫内监殿中守舍人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内监殿局官员,流外三品勋位。

  • 北衙十军

    唐代的禁军。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置左右羽林军,其后又续置左右龙武军、左右神武军、左右神策军、左右神威军,合称北衙十军。

  • 太子左监门率府副率

    官名。即太子左监门副率。

  • 右率府使

    官名。明初置为太子东宫官。见“左率府使”。

  • 僧正司僧正

    官名。元、明、清各州僧正司主官。详“僧正”。

  • 藏府

    官署名。亦称中藏府、中黄藏府,掌管皇室财物。《汉书、王莽传》: “时省中黄金万斤者为一匮,尚有六十匮。黄门、钩盾、臧府、中尚方处,各有数匮。”东汉少府属官有中藏府令,秩六百石,掌中币帛金银诸货物,有丞

  • 理藩院督催所

    清理藩院内部机构。掌稽察全院文移,注销文卷等事。设满 、蒙司员各一人,笔帖式十六人,经承二人。

  • 笙师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管教授吹奏笙类乐器。中士爵。属员有下士、府、史、胥、徒等。官名。周设此馆,掌教龡竽、笙、埙、箫、籥、篪、篴、管、舂牍、应、雅,以教祴乐等。凡祭祀飨射,供其钟笙之

  • 大理寺副都评事

    官名。大理寺都评事之副。明建文(1399—1402)中改原左、右寺副而置,各一人,从六品。成祖即位复旧制。参见“大理寺都评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