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官制用语,即拜官授职。汉朝也称官员改任它官。《汉书·景帝纪》: 中元二年(前148)“列侯薨及诸侯太傅初除之官,大行奏谥、诔、策。”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“凡言除者,除故官就新官也。”历代沿用。又,免除官职亦称除。


官制用语,即任命官职。但在汉朝,凡言“”,即除去旧官改任新官。《汉书·景帝纪》:“(中元二年)列侯薨及诸侯太傅初除之官,大行奏谥、诔、策。”注:“如淳曰:凡言除者,除故官就新官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官署丞

    官名。即太官丞。

  • 路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金于五京置路,其外又有十四路共为十五路,此外一度又置合懒路与婆速府路。路的主管机构为总管府。总掌一路军民之事。设都总管一人,秩正三品,掌统诸城隍兵马甲仗,总判府事;同知都总管一人,秩从四品,掌

  • 移注

    宋代官员注授差遣的方法之一。在任职官任职期满或够一定期限移授其它差遣,称为移注。

  • 温禺

    官名。匈奴设此官,为温禺鞮王的简称,分左右,皆由单于子弟充任。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其大臣贵者左贤王,次左谷蠡王,次右贤王,次右谷蠡王,谓之四角;次左右日遂王,次左右温禺鞮王,次左右渐将王,是为六角

  • 衣冠令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见“衣冠署”。

  • 法制院副院长

    官名。即“法制院副使”。

  • 守义尉

    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 (607)新置八尉之一,从八品,为散职。武散官名。隋炀帝时置,秩从八品。

  • 彝工中士,下士

    官名。彝为盛酒之器的总名。北周冬官府司木中大夫所属有彝工中士,正二命;彝工下士,正一命。掌彝器的制造。

  • 大清银行

    清朝国家银行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改户部银行设。总行设北京,重要商埠、省城设分行。经理银行一般业务,并代国家发行纸币、经理国库之权。置正监督一人,副监督一人,理事四人。正副监督由清廷简任。各分行设

  • 女飨

    女官名。北魏后宫女职。孝文帝定为视五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