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原县
战国赵邑。在今河北元氏县西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孝成王十一年(前255)“县上原”,即此。后废。
战国赵邑。在今河北元氏县西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孝成王十一年(前255)“县上原”,即此。后废。
在今湖北武汉市南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景定元年(1260)蒙古忽必烈解鄂州之围而北,留张杰等作浮桥于新生洲,以待湖南兀良合台之兵,即此。
元至元二十年(1283)以废宁西军地置。治渠江县(今广安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安、岳池二县地。属顺庆路。明洪武四年(1371)降为州。
北宋荆湖路辰州(今湖南沅陵)人。瑶族。五代末为周行逢时部将。宋太祖克荆湖后,擢为辰州刺史,招抚周围各族。旋因功改授辰州团练使,镇抚荆湖地区少数民族。
①西汉置。治今越南清化省东山县北。汉、晋为九真郡治,唐属爱州。天宝年间废。②南朝梁大通中分海盐县东北境置。以地接胥浦得名。在今上海市金山区东南。属吴郡。太清三年(549)改属武原郡。寻废。
元康里氏。初为鹰坊官。天历元年(1328),授储政使。至顺二年(1331),拜中书平章政事,仍兼储政使。次年,兼徽政使。顺帝至元二年(1336),出任江西行省平章政事。还朝,拜御史大夫。至正六年(13
周文王时大史。为文王卜出畋,得太公望。
西藏佛教噶举派塔布噶举系帕竹支系下八小支系之一。南宋淳熙六年(1179),帕木竹巴弟子止贡巴·仁钦贝(1143-1217)在今西藏墨竹工卡县东北建止贡帖寺,此派即由寺得名。寺主由止贡巴所属居热氏家族世
1176—1248又译雪不台、唆伯台、速别额台。蒙古兀良哈部人。幼以质子入侍铁木真,后为百户长、千户长。元太祖六年(1211),从成吉思汗攻金。后与哲别远征阿塞拜疆、谷儿只、阿速、钦察、斡罗思诸部。太
?—前238战国时楚国国君。公元前262—前238年在位。名元,一作完。楚顷襄王之子。为太子时质于秦,后得黄歇之助,自秦逃归即位。以黄歇为令尹,号春申君。楚考烈王五年(前258),从赵平原君门客毛遂言
①西汉、隋、唐皆建都于长安,故唐以后常通称国都为长安。唐李白《金陵》诗:“晋家南渡日,此地旧长安”。盖东晋南渡后以建康(今江苏南京市)为国都,建康古称金陵,故李白称金陵为长安。②城名。(1)在今陕西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