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忙
清代征收地丁钱粮期限。每年分二期,前期称上忙,后期称下忙。雍正十三年(1735)议准:每年二月开征,至五月底停征;八月接征,至十一月底全部征完。嘉庆二十年(1815)准各州县应征上下忙钱粮,以二月至七月底为上忙,八月至十二月底为下忙,全部征完。个别省分例外,如云南、贵州自九月至十二月末为上忙,次年正月至三月为下忙;广东则自七月至八月末为上忙,十二月至次年正月为下忙。
清代征收地丁钱粮期限。每年分二期,前期称上忙,后期称下忙。雍正十三年(1735)议准:每年二月开征,至五月底停征;八月接征,至十一月底全部征完。嘉庆二十年(1815)准各州县应征上下忙钱粮,以二月至七月底为上忙,八月至十二月底为下忙,全部征完。个别省分例外,如云南、贵州自九月至十二月末为上忙,次年正月至三月为下忙;广东则自七月至八月末为上忙,十二月至次年正月为下忙。
爵名。初指伯爵中开国置官食封者,后仅为爵位名。食邑为县,故爵前常冠以所封县名。晋代始置,位在开国侯下,二品;南朝沿置,梁开国伯位视九卿,班次之;隋初置为九等爵第七等,正三品,大业三年(607)废。南朝
古西域国名。见“墨山”。
又作洞蛮。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。包括不同语言系属和不同文化特征的人们共同体。唐宋时亦称漳(州)、潮(州)地区土著居民为峒蛮,实即今畲族先民。
清政府为奖励工商业发展所作的补充规定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农工商部颁行。规定凡商人出资一万元至八万元、经营有实效者,分别酌给七品至九品的奖牌顶戴。
民间道教团体。六朝时创立,盛行当时。三国蜀有李阿自称八百岁公,其后吴地有李宽、东晋有李脱等亦如是称。该道主张不杀生食肉,以各类法术为人治病。以李氏为老子化身而广招信徒,传布法术。
尚书仆射的别称。《陈书·张种传》:“宜居左执。”
在今湖南祁阳县北。元成宗时,湖南詹一仔起事,左丞相刘国杰讨破之,降其余众。相要地为三屯,衡曰清化,永曰乌符,武冈曰白苍,选众耕屯,乌符即此。
汉代皇帝不能按正常程序承继时,由大臣参预议立,将此事写在简策上,告于宗庙,即称定策。《汉书·张汤传附张安世》:“与大将军(霍光)定策,天下受其福。”指张安世、霍光等拥立宣帝事。定风旗 器名。张挂于桅杆
旧俗以子、卯、午、酉年为婚娶所忌之年。其年娶妇之当日,舅姑与新妇不能相见,称为当梁。唐建中元年(780),以“礼无所据”而禁断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八品中,二十三年改为从八品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