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州
①唐武德五年(622)置南义州,贞观元年(627)省入南建州,二年复置义州。五年废,六年再置。治龙城县(今广西岑溪市东。至德中改为岑溪县)。辖境相当今岑溪市等地。属岭南道。宋开宝中曾省入窦州,太平兴国初改为南仪州。②金天德三年(1151)改宜州置。治弘政(今辽宁义县)。辖境相当今义县地。属北京路。元属大宁路。明洪武初废。
①唐武德五年(622)置南义州,贞观元年(627)省入南建州,二年复置义州。五年废,六年再置。治龙城县(今广西岑溪市东。至德中改为岑溪县)。辖境相当今岑溪市等地。属岭南道。宋开宝中曾省入窦州,太平兴国初改为南仪州。②金天德三年(1151)改宜州置。治弘政(今辽宁义县)。辖境相当今义县地。属北京路。元属大宁路。明洪武初废。
?—568北朝时代郡武川(今内蒙古武川西)人,字奴干。宇文泰族子。好读兵书,善察时势,为北魏丞相尔朱荣所雅重,拜厉武将军,领宿卫兵。随魏孝武帝西迁,大统元年(535)宇文泰启为丞相府主簿,献策智擒东魏
北魏时受寺院剥削、奴役之劳动者。地位高于佛图户及僧祇户。寺户要为寺院种田及服杂役。和平年间,文成帝准沙门统昙曜所请,使僧祇户、寺户遍及州镇。
清代*觉罗之俗称。清制,凡皇族均以系带区别,觉罗腰束红带子为标志,故得名。又,革退之宗室亦系红带。
1848—1924福建闽清人,名黻臣,号慕华。清光绪举人。曾参加维新运动,戊戌政变后走避南洋,任新加坡《星报》总主笔,在沙捞越办农场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加入同盟会,奔走南洋、闽粤之间宣传革命,参
相传西汉人。在河滨结草为庵,因以为号。精通《老子》。汉文帝喜读《老子》书,有数事不解,曾遣使以问。或说为东汉时不知名之隐士。提倡无为养神,认为无事安民,政令不烦,则民各得其所。反对陈之以甲兵,主张无怨
即“王心斋先生遗集”。
?—994北宋开封浚仪(今河南开封)人,字秘权。王朴子。开宝中,领兵败南唐于宣州以功加閤门祗候。太平兴国初,镇压梅山洞蛮。时契丹来贡,诏送其使,并使灵州、通远军,归言主帅所留牙兵交结边人,桀黠难制,悉
即“窎佃”。
清代巡检之别称。
官名。北齐置,负责皇帝的医疗诊治及药物等事务,隶中侍中省。由宦官充任。员二人,从五品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