乞伏木奕于
“于”一作“干”。十六国时陇西(治今甘肃陇西)人。鲜卑族。乞伏乾归子。乾归时历武威太守、扬武将军。乞伏公府杀乾归,乃奉炽磐命讨擒之,拜为安东将军。永康六年(417)破吐谷浑树洛干于塞外。迁沙州刺史,镇乐都。转征北将军。乞伏慕末时,拜尚书令、车骑大将军。
“于”一作“干”。十六国时陇西(治今甘肃陇西)人。鲜卑族。乞伏乾归子。乾归时历武威太守、扬武将军。乞伏公府杀乾归,乃奉炽磐命讨擒之,拜为安东将军。永康六年(417)破吐谷浑树洛干于塞外。迁沙州刺史,镇乐都。转征北将军。乞伏慕末时,拜尚书令、车骑大将军。
书名。清末陈守谦撰。二卷。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,慈禧太后西逃,联军出居庸关,西入固关。时有前江苏候补道沈敦和效力军台,出与联军交涉。上卷《退敌篇》即沈氏与联军交涉之经过;下卷《平教篇》记沈氏奉命赴晋平议
明清供奉历代名医之祠宇。在北京紫禁城太医院署之景惠殿。初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(1548),清代续修,有圣祖御书“永济群生”匾额。
晋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字敬林。孔愉从弟。仕历中丞。性嗜酒,王导尝戒之,不从,仍耽酒如前。尝与亲友书曰:“今年田得七百石秫米,不足了曲蘖事。”卒于官。
学校名。清光绪二十二年(1896)贵州学政严修将贵阳南书院改办为经世学堂,聘贵州名儒雷廷珍为堂长,调各县优秀生员四十名入学肄业。课以经史、算学、物理,讲授时务、政要,月给膏火银四两,首开贵州新学风气。
仆(僕)在唐北庭都护府西北,金山(阿勒泰)之西。一说为乌伦古河,一说为哈额尔齐斯河,一说为塔城市东之阔布克河,唐时葛逻禄部原在此游牧。
官署名。元代置,正三品,隶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,治河州(今甘肃临夏)。设达鲁花赤、总管、同知、治中各一人。下辖税务提领及宁河县官脱脱禾孙、弓甲匠达鲁花赤等属。
元至元二十年(1283)升顺庆府置。治南充县(今南充市北,明移今市)。属陕西四川行省,二十三年属四川行省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南充、西充、岳池、广安、蓬安、邻水、大竹、渠县、营山、仪陇等市、县地。明洪武中又
元《农桑辑要》详述桑树插接、劈接、靥接、搭接四种方法;《王祯农书》则分为六法:“身接”、“根接”、“皮接”、“枝接”、“靥接”、“搭接”。身接和根接、皮接、枝接之方法实际相同,仅部位有所差异而已。身接
清入关前称牛录原主有权世代统辖的牛录。与旗下无主的公中牛录相对而言。开创之初编立的永管牛录大部分系率族属来归而编为牛录者,亦有因战阵立功、赏赐人口而编为牛录者,牛录原主因而被授予世代管辖牛录之权。入关
文书名。清代题本之抄录本。清制,京内外衙门缮具题本进呈,需另缮录一分存内阁备查。题本奉旨后用朱笔批写,抄录本则依红本以墨笔批录。初贮皇史宬,乾嘉以后另设副本库于太和门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