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亲政

亲政

指帝王亲自处理朝政。秦汉制度,如嗣君年幼或其他原因,通常由母后临朝称制,或由事先指定的元老重臣、外戚摄政。待皇帝成年后,即由皇帝亲政。如昭帝即位年幼,霍光受遗诏辅政,昭帝死,霍光又废昌邑王,迎立宣帝,继续辅政,地节二年(前68)霍光死,宣帝始亲政事。历代沿用此制。具体方式、仪典或有差异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法例

    书名。唐高宗时详刑少卿赵仁本撰。三卷,一说二卷。本为审判时参考和依据。后高宗以为已有贞观以来律令可循,不必更作例文,徒增烦扰,遂废佚。又,崔知悌亦撰《法例》二卷,并佚。

  • 任福

    981—1041北宋开封(今属河南)人,字祐之。咸平中补卫士,累擢知陇州,迁秦凤路、鄜延路副总管,徙知庆州兼环庆路副总管。有战功。康定二年(1041)春,西夏谋攻渭州,奉陕西安抚副使韩琦命,率一万八千

  • 公亶父

    即“古公亶父”。

  • 郤宛

    ?—前515春秋时楚国人,字子恶。伯州犁之子。官左尹,为人正直温和,受国人敬重。费无极、鄢将师惧对己所作恶行不利,于楚昭王元年(前515)设计唆使令尹子常杀之,其子奔吴。楚人为此怨恨,子常因杀费无极、

  • 段颎

    ?—179东汉武威姑臧(今甘肃武威)人,字纪明。初举孝廉,历任阳陵令、辽东属国都尉等职。桓帝永寿二年(156)任中郎将,镇压泰山、琅邪东郭窦、公孙举起义,屠杀万余人,以此封列侯。延熹年间,历任护羌校尉

  • 达剌干

    官名。辽太宗会同元年(938)定制,改称部达剌干为副使,县达剌干为马步(又译麻普)。

  • 倍赃

    罪名。唐律规定,盗人财物者,须以加倍财物偿还失主,称倍备,此赃即称倍赃。

  • 吕母

    新莽末年琅邪(治今山东诸城)人。其子任县吏,为宰冤杀,遂散家财,以酤酒买兵弩,结纳贫穷少年百余人,攻海曲(今山东日照西南)县城,杀宰以祭子墓。后引兵入海,众至万人。

  • 馆局

    修书馆通称。清代官修书史各馆,有例开者,如实录馆、玉牒馆;有常开者,如武英殿、国史馆;有专为修某书而特开者,如会典馆、三通馆等。皆以翰林官派充纂修、提调各职,而掌院学士则多充总裁、副总裁。因纂修书史为

  • 无我

    梵文Anatman的意译。亦称非我、非身。佛教名词。佛教基本教义之一。佛教指无主宰之用的非实在的自体。认为人身系五蕴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)假和合而成,没有自在的自体,称“人无我”(人空);一切事物系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