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南宋李心传撰。原十五卷,已佚。今本乃清人从《永乐大典》辑出,尚存一百四十余条,略依时代顺序,编为四卷。心传善于考证,凡所见宋初以来官私史籍及说部诸书,自典章制度以至岁月、名姓之讹异,皆先列旧文,
书名。一作《剡源集》。元戴表元撰。三十卷。内文二十六卷,诗四卷。明嘉靖间周仪辑,万历时后裔戴洵刊。有《四部丛刊初编》影印本。另有《剡源佚文》二卷、《剡源佚诗》六卷,乃后人掇拾万历本未载之诗文编成,有清
殷商遗民。周灭商后,周公辅佐成王,分封建国,分给周公之子伯禽“殷民六族:条氏、徐氏、萧氏、索氏、长勺氏、尾勺氏,使帅其宗氏,辑其分族,将其类丑,以法则周公,用即命于周”(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),使这六族
周代祭名。岁终以打猎所得的猎物祭祀祖先和五祀(即中霤、门、户、灶、行之神)以报答祖先和五祀众神给人的恩赐的祭典。后演变为年终时祭祀百神的祭礼。腊祭一般在冬至以后第三个戌日举行。
书名。唐地理总志。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主修,著作郎萧德言、秘书郎顾胤、记室参军蒋亚卿、功曹参军谢偃等编撰。贞观十二年(638)奏准开编,十六年书成表上。卷首《序略》五卷,总叙历代州、郡分划制度;正文五百
?—1193金咸平府(治今辽宁开原东北)人,字德玉。同平章政事刘弘之孙,同知宣徽院事刘君诏之子。熙宗特赐进士及第。大定二十三年(1183),累官至同知宣徽院事,为使宋国信副使。二十六年,任户部尚书。八
?—777唐凤翔岐山(今属陕西)人,字公辅。家本寒微,随母嫁景氏,冒姓元氏。嗜学善文。天宝初,举老、庄、列、文子高第。至德中,累迁户部侍郎。宝应元年(762)以租庸使往江淮,按籍征八年逋欠租调,扰民甚
官名。元代置为侍正府长官,正二品,置十四员,掌宫廷近侍事务。下置同知二员,正三品;佥府二员,从三品;侍判二员,正四品;经历一员,从六品;都事一员,从七品。
任官制度。明清选新进士为庶吉士之制。选庶吉士之制,始于明洪武中。由皇帝亲试,或由内阁和吏、礼二部主持。最初庶吉士不属翰林院,永乐二年(1404)始隶翰林院庶常馆,故曰馆选。每科选额多寡不定,大约以二、
清代土地买卖术语。指购买田骨(土地所有权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