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关西八卫

关西八卫

明代设置在嘉峪关以西的八个卫所,即哈密卫、赤斤蒙古卫、安定卫、曲先卫、阿端卫、罕东卫、罕东左卫、沙州卫。因沙州卫与罕东左卫相继设于同一地区,故又称关西七卫。其分布地区,西与吐鲁番接,东至嘉峪关,北起巴里坤、马鬃山,西南至今且末、若羌,南至青藏交界之昆仑山。各卫统治者多为蒙古族,所属部落的民族成份复杂,有蒙古、撒里维吾尔、维吾尔、藏族等。明政府以哈密、安定两卫首领为王,其余皆授都督、指挥等职,并给以金牌,准其每岁以马易茶。除哈密外,其余各卫以游牧为主。正统以后,各卫逐渐废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以弓、弩等发射的兵器。锐锋安短柄,后有羽以定向。杆以竹者为箭,以木者为矢。头曰镞,亦曰镝;杆曰笴;尾置羽,亦曰卫;其尾扣弦处曰比、曰栝、曰筈。最初以竹、木削尖为之,即弦木为弧、剡木为矢也;后以尖石、锐

  • 山川坛

    明代祭坛名。为祭祀太岁、风、云、雷、雨、五岳、五镇、四海、钟山、天寿山及京畿山川、都城隍诸神之所。初设祭于南京城南,未有坛壝。洪武三年(1370)建坛于天地坛之西。每年惊蛰、秋分后三日,遣官祭祀诸神。

  • 地公将军

    见“张宝”。

  • 地子

    即地税。又称苗子。《唐会要·内外官职田》开元二十九年(741)三月敕“京畿地狭,民户殷繁,计丁给田,尚犹不足,兼充百官苗子,固难周济。”这里“苗子”即职田地租。《新唐书·食货志五》:贞观十一年(637

  • 姜后

    周宣王之后。姜姓。曾劝勉宣王励精图治,助成中兴之业。

  • 养象所

    宋太仆寺所属机构。掌豢养驯象,每年四月送象到应天府宁陵县(今河南宁陵南)放牧,九月复归。

  • 镇都大将

    官名。北魏缘边置镇,以此官为其长,管理辖区内军务和民政,地位甚高,多任用鲜卑宗室,如拓跋他以镇西大将军为虎牢镇都大将。其下设都副将以佐之。太和十七年(493)职员令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皆未载其品秩。

  • 名臣事迹

    书名。宋初张昭撰。五卷。昭原仕五代,本名昭远,避后汉高祖(刘知远)讳改。入宋后,撰成是书,乾德元年(963)十月奏上,诏藏史馆。

  • 李文明

    ?—1800清云南顺宁猛猛(今双江)人。拉祜族。嘉庆元年(1796),领导拉祜、佤等族人民,反抗猛猛傣族土司,逐土官罕朝鼎。并联结孟连铜金和尚,攻缅宁(今临沧)厅城,所向披靡。四年,云贵总督富纲调兵镇

  • 苑陵县

    秦置。治今河南新郑市东北。属颍川郡。两汉属河南郡。晋属荥阳郡。后魏属陈留郡。东魏天平初属广武郡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省入新郑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治山氏城(今河南尉氏县南)。 贞观元年(6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