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次实录
书名。太平天国印书。洪仁玕撰。清咸丰十一年(1861)刊行。内收作者香港饯别、谕民、谕兵、禁拜泥木偶像等诗歌,论史、论财帛、论道德才智等文,以及与蒙时雍、李春发颁发的《戒浮文巧言谕》。并录洪秀全诗歌、圣旨数首。
书名。太平天国印书。洪仁玕撰。清咸丰十一年(1861)刊行。内收作者香港饯别、谕民、谕兵、禁拜泥木偶像等诗歌,论史、论财帛、论道德才智等文,以及与蒙时雍、李春发颁发的《戒浮文巧言谕》。并录洪秀全诗歌、圣旨数首。
①官府文书名。宋尚书省移文六部,称“刺”。②常用文书名。又称“名纸”。官员互谒,皆用此通报。宋代监司、知州初上任,吏人参谒,先送上刺,称“衙谢刺”。
即“杨侗”。
?—621隋弘农华阴(今属陕西)人,字元度。少善拳击,长而从学,精《左传》,通“三礼”。仕北周,累迁夏官府都上士。杨坚(文帝)引知兵事。入隋,历尚书司勋、兵部二曹侍郎、秦州总管长史,出任荆、洛二州长史
见“堆垛场”。
书名。蒙古文历史著作。清喀尔喀人噶勒丹协理台吉撰。道光二十一年(1841)成书。内容为佛教起源及传布、蒙古简史,记述喀尔喀部事较详。书中利用了很多满文和蒙文文档资料。1883年,俄国波兹德涅夫曾将此书
五代后蜀广政十八年(955),与后周交恶。蜀军皆衣绣斧形,号曰破柴都,以讥周世宗柴荣。
即“郭元振”。
官名。唐龙朔二年(662)改左监门府为左监门卫而置,一人,正三品。贞元二年(786)置上将军前为左监门卫长官。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,行幸则率属下于衙门监守。北宋置为环卫官,无定员,无职掌,多以宗室为之
清代陆路榷关所属巡查机构。每关辖境数千里,置墩台数百个,两台相距约四五里,设役巡守,稽查商民有无绕关别走,以防漏税。
水渠名。在唐关内道丰州九原(今内蒙古五原西南)。建中三年(782)浚之以溉田,置屯,寻弃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