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宰
官制用语。由京官外调任地方长官。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郎官上应列宿,出宰百官,有非其人,则民受其殃。”
官制用语。由京官外调任地方长官。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郎官上应列宿,出宰百官,有非其人,则民受其殃。”
官署名。明置。有局郎、局丞。为东宫宦官六局之一。
宋元战争重要战役之一。德祐元年(1275),元军攻潭州(治今湖南长沙)。城中守兵不满三千,知潭州李芾等率军民死战,拒守三个月,大小数十战,元军伤亡甚多。二年正月,城破,李芾等殉难。
十六国时人。后赵将领。石勒起兵时为十八骑首领之一。曾败鲜卑段六眷、段末柸及刘琨将姬澹等。
宋代营田官庄由于招募佃客未足,或佃客逃移,抑勒附近民户耕种,谓之附种。附种户舍己熟田,耕官生田,私田既荒,赋税犹在。或者州县官希赏,虚报营田开垦数目,却将虚数抑勒民户,强科种子,令于自己田内种莳,认纳
蒙古语,火枪手之意。准噶尔部管理军营、枪炮事务的人。下设专管炮的包沁。后形成包沁鄂拓克。
一译达尔汉伯克。新疆维吾尔语音译。官名。职司侦察。参见“伯克制”。
武举考试方式之一。即由皇帝亲自主持校阅的武举考试。宋代武举已有殿试,先考骑射而后试策。武艺分优、次优、次、末四等,策分优、平二等。二者皆优者,授右班殿直,其余依次授三班奉职、三班借职等。南宋孝宗乾道五
见“鸿胪卿”。
官名。刑部都官司次官。隋开皇六年(586)始置,大业三年(607)改置承务郎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旧,从六品上。龙朔二年(662)改名司仆员外郎,咸亨元年(670)复旧。五代沿置。北宋初为正六品寄禄
彝语族先民,俗尚鬼、巫,皆由酋长主持祭鬼。酋长因名鬼主,随其势力大小,有大鬼主、小鬼主、都鬼主、都大鬼主等名号。其见于唐文献记录中之较著者有爨崇道、爨彦昌、孟谷悮诸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