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北邙山

北邙山

“邙”亦作“”,即邙山。金正隆六年(1161)曾改名太平山。在今河南洛阳市北,接偃师、巩义、孟津三市、县界。历代洛阳有事,此山为必争之地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三年(620),李世民攻王世充于洛阳,“大军屯于北邙,连营以逼之”。东汉、北魏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。唐王建《北邙行》:“北邙山头少闲土,尽是洛阳人旧墓。”后人常以此泛指墓地。《红楼梦》第九十七回:“竟这样小小年纪,就作了‘北邙乡女’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吴蕈谱

    书名。清吴林撰。林字息园,江苏长洲(今苏州)人。一卷。于康熙二十二年(1683)成书。篇首列载《姑苏志》、《阳山旧志》、《本草纲目》等有关吴中菌类的历史资料。次则按生长季节、土壤质地和性味分为上、中、

  • 孔元措

    1182—约1252金曲阜(今属山东)人,字梦得。孔子五十一代孙。明昌二年(1191),袭父揔衍圣公爵,补文林郎。三年,以衍圣公视四品秩,特旨散官超授中议大夫。承安二年(1197),兼曲阜县令。贞祐三

  • 杨弘

    ?—607隋人,字辟恶。文帝从祖弟。有文武干略。北周时,累迁开府仪同三司,为杨坚(隋文帝)心腹,加上开府。入隋,拜大将军,进爵郡公。开皇元年(581),封河间王,后进授柱国。以行军元帅率众数万,出灵州

  • 声子

    即“赘子”。

  • 柴壁

    地名。即今山西襄汾县汾城东三十里柴庄。《晋书·姚兴载记》:姚平“攻魏乾城,陷之,遂据柴壁”;《北齐书·高市贵传》:“(晋)州民柴览聚众作逆,高祖命市贵讨览,览奔柴壁”,均即此。

  • 阿厮兰回鹘

    西州回鹘的别名。其王常冠以“西州外甥阿厮兰汗”称号,故名。亦指葱岭西回鹘。因其王亦常冠以阿厮兰汗号。

  • 陈普文

    元末天完红巾军将领。至正十二年(1352),与欧普祥率兵攻克袁州(今江西宜春)。旋又攻入吉安;七天后,为吉安人罗明远率地主武装偷袭,被迫撤出。不久,再次攻克吉安。后事不详。

  • 黔牟

    春秋时卫国国君。公元前696一前687年在位。名留。卫宣公之子。惠公四年(前696),左公子洩、右公子职作乱攻惠公。惠公奔齐国,两公子遂立他为君。即位十年(一作八年),齐襄公与宋、陈、蔡等国共同出兵伐

  • 史嚚

    春秋时虢国史官。名嚚。主张轻神重民。提出“国将兴,听于民;将亡,听于神”,认为“神,聪明正直而壹者也,依人而行”(《左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),统治者德厚就能保天下,德薄就要失天下。预言德薄而依靠神的虢国

  • 王森

    1542—1619明顺天蓟州(今天津蓟县)人,后迁居永平府滦州石佛口。原名石自然,改名王道森。皮匠出身。万历时创白莲教新派闻香教,自称教主,徒众数十万,遍及北直隶、鲁、豫、晋、陕、川。二十三年(1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