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户
元代诸色户计之一。须纳税粮、科差。元初免当杂泛差役,成宗以后不再免当。各路设立医学,医户必须有子弟一人入医学学习。各行省设官医提举司,管理医户的差役词讼。
元代诸色户计之一。须纳税粮、科差。元初免当杂泛差役,成宗以后不再免当。各路设立医学,医户必须有子弟一人入医学学习。各行省设官医提举司,管理医户的差役词讼。
亦作土商、票商、山客。明代盐商之一种。偏僻山区,*水商不到,引盐不通,由当地商人纳银领票,换取票盐发卖。
即“龙门山②”。
东汉末乌桓首领。袁绍因乌桓助其击公孙瓒,遣使拜乌桓三王皆为单于。《三国志·乌丸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英雄记》载其版文:“乌桓单于都护部众,左、右单于受其节度,他如故事。”
后(後)书名。清姚之骃辑。二十一卷。此书将失传之八家后汉史书加以辑逸,其中《东观汉记》八卷,谢承《后汉书》四卷,薛莹《后汉书》、张璠《后汉纪》、华峤《汉后书》、谢沉《后汉书》、袁山松《后汉书》各一卷,
亦称泥封。古代封缄简、牍或其他物品时所用盖有玺印的泥块。主要流行于战国至魏晋时代。“封泥”一词,始见于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,言守宫令“主御纸笔墨,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。”《吕氏春秋·适威》:“若玺之于涂
官名。明永乐五年(1407)于四夷馆置。选国子监生充任,掌翻译各国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。宣德后兼选官民子弟充任。经考试,通译者与官,不通者黜退。明初与乡、会试额科甲一体出身。后止为杂流。在馆者,升转皆为
即“唐代宗”。
即“完颜杲①”。
即牛具税。金女真赋税名目。其制每一耒牛三头为一具,依具受田输粟。太宗天会三年(1125),每具赋粟一石。次年(一说在五年),内地诸路,每具赋粟五斗。世宗大定二十一年(1181),令各输三斗。
学校名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由求是大学堂(前身为杭州求是书院)改名而成。次年又改称浙江高等学堂。三十一年扩充学额为二百名,分高等预备科和师范完全科;另设师范传习所,学额百四十名。辛亥革命后改称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