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恶
法定的十种重大罪名。北齐始定“重罪十条”,隋代正式列入法典。唐宋因之,沿至明清。为历代法律中最重之罪名。即谋反(企图推翻统治)、谋大逆(企图毁坏皇室宗庙、陵墓、宫殿)、谋叛(企图叛国投敌)、恶逆(殴打或谋杀祖父母、父母等)、不道(杀死一家非犯死罪者三人等)、大不敬(偷盗皇帝衣物、指斥皇帝等)、不孝(不供养或控告、咒骂祖父母和父母等)、不睦(殴打或控告丈夫等)、不义(杀死长官或师长等)、内乱(奸淫近亲等)。凡犯其中任何一条,即为“十恶”之列,遇常赦及皇帝疏决,均不能得到赦免或减刑。
法定的十种重大罪名。北齐始定“重罪十条”,隋代正式列入法典。唐宋因之,沿至明清。为历代法律中最重之罪名。即谋反(企图推翻统治)、谋大逆(企图毁坏皇室宗庙、陵墓、宫殿)、谋叛(企图叛国投敌)、恶逆(殴打或谋杀祖父母、父母等)、不道(杀死一家非犯死罪者三人等)、大不敬(偷盗皇帝衣物、指斥皇帝等)、不孝(不供养或控告、咒骂祖父母和父母等)、不睦(殴打或控告丈夫等)、不义(杀死长官或师长等)、内乱(奸淫近亲等)。凡犯其中任何一条,即为“十恶”之列,遇常赦及皇帝疏决,均不能得到赦免或减刑。
官名。(1)掌山泽之利的官员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薮之薪蒸,虞候守之。”(2)北朝魏、齐、周皆置。《北齐书·莫多娄贷文传》:“中兴初,除伏波将军、武贲中郎将、虞候大都督。”子敬显,位至领军将军,恒
内侍阶官名。政和二年(1112)改名祗候侍禁。
?—前204秦末人。曾参加秦末农民起义,任项羽军司马,与齐田荣破秦军于东阿。楚汉战争中又击淮南,破英布。公元前204年,率楚军二十万与汉将韩信战于齐地,兵败自杀。
官名。宋承五代之制,禁兵厢一级统兵官,称厢都指挥使。
?—843唐颍川(治今河南许昌)人,字周道。元和进士。累佐使府,历侍御史、虞部员外郎。太和三年(829)为起居郎、史馆修撰,预修《宪宗实录》。后以吏部郎中为翰林学士、太子侍读,迁工部侍郎。开成二年(8
官署名。元代置。秩正三品,掌东宫马畜,隶詹事院、储政院。大德十一年(1307)置,后罢。文宗天历二年(1329)复立。置卿、太监、少监、丞各二员。
即“禹”。
西汉置。以境内有临、贺二水为名。治今广西贺州市东南贺街。属苍梧郡。三国吴为临贺郡治。隋大业二年(606)废,十二年复置。属苍梧郡。唐属贺州。明洪武初废入贺州。
官名。同庖宰。春秋战国置。掌烹制膳食。《韩非子·难二》:“凡为人臣者,犹炮宰和五味而进之君。”
洛阳之俗称。西晋时,扩建曹魏洛阳旧城,南北长九里七十步,东西宽六里十步,略其余数为九六,故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