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唐闵帝
即李从厚。五代后唐皇帝。公元934年在位。明宗李嗣源第三子。生于太原,小字菩萨奴。长兴元年(930)封宋王,移镇邺都。明宗死后即位,改元应顺。因软弱无能,军政大权旁落枢密使朱弘昭、冯赟之手。后潞王李从珂反于凤翔(今属陕西),沿途守军惊溃,他出逃至卫州,被废为鄂王。寻被缢杀。
即李从厚。五代后唐皇帝。公元934年在位。明宗李嗣源第三子。生于太原,小字菩萨奴。长兴元年(930)封宋王,移镇邺都。明宗死后即位,改元应顺。因软弱无能,军政大权旁落枢密使朱弘昭、冯赟之手。后潞王李从珂反于凤翔(今属陕西),沿途守军惊溃,他出逃至卫州,被废为鄂王。寻被缢杀。
明景泰元年(1450)置关筑城。在今山西宁武县。东连雁门关,西接偏头关,为山西屏蔽。弘治十一年(1498)置宁武守御千户所。嘉靖二十二年(1543)置三关镇守总兵,初驻偏头关,后移驻于此。《明史·李自
官署名。明清中央及地方官署之办事机构。掌理往来文移之事。中央官署宗人府、都察院、通政司等设有,各设经历一人办理司务。地方布政使司、按察使司、府设有。亦各设经历一人办理司务。间有掌理衙署之内部事务者。光
官名。北宋讲议司有参详官,以卿、监充任。南宋修政局亦有参详官,以侍从官充任。
又名《蒙古家谱》。书名。清博尔济吉特·罗密撰。雍正十三年(1735)成书。乾隆四十六年(1781),博清额续纂。不分卷。记述自成吉思汗至林丹汗的家族史,其中有关博尔济吉特氏与清朝的关系,以及蒙古诸部归
春秋齐别都。在今山东昌邑市西北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八年(前545):庆氏败亡,齐侯“与晏子邶殿其鄙六十,弗受”,即此。
东汉人。永平十六年(73)以奉车都尉窦固从事从击匈奴,并奉命与班超俱使西域,后为西域副校尉。
书名。明谢陛撰。六十卷。陈寿作《三国志》,以魏为正统,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仍之。迨朱熹撰《纲目》,始黜魏尊蜀。陛遵照《纲目》义例,尊蜀汉为正统,以吴、魏为僭窃,取《三国志》进行改修。自献帝迄少帝,为本纪
即今朝鲜南部的锦江。唐显庆五年(660)、龙朔元年(661)攻百济,曾大战于江口。
西汉墓葬。位于安徽阜阳西南双古堆,故名。1977年发掘,墓主为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。此墓营建于文帝时,早期被盗,但仍有部分随葬品遗存。其中漆器多达一百余件,如二十八宿栻盘、六壬栻盘、大乙九宫占盘等均为首
沙俄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。清光绪二十七年六月三日(1901.7.18),由吉林将军长顺与俄方代表签于哈尔滨。该约系对《吉林铁路交涉总局章程》的扩充修订。凡十一条。比较前约增改的主要内容:“铁路交涉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