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濮
春秋卫地。即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;一说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南陈留附近。《春秋》庄公二十七年(前667):“公会齐侯于城濮”;又僖公二十八年(前632):“晋侯、齐师、宋师、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,楚师败绩”,皆即此。城濮之战的胜利,奠定晋国霸主的地位。
春秋卫地。即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;一说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南陈留附近。《春秋》庄公二十七年(前667):“公会齐侯于城濮”;又僖公二十八年(前632):“晋侯、齐师、宋师、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,楚师败绩”,皆即此。城濮之战的胜利,奠定晋国霸主的地位。
北周置。治今四川汉源县东北。为沈黎郡治。后废。隋开皇中曾复置,属临邛郡。旋废。
1633—1708明末清初浙江遂安(今淳安)人,字会侯,号鹤舫。清顺治进士。历官城固、祥符知县。康熙二十二年(1683),被聘为《浙江通志》总裁。文章黜华崇实,不屑于骈俪之文、酬应之诗。主张为文应为性
明洪武十四年(1381)置。治今湖北恩施市。属湖广都司。辖境相当今湖北恩施市,建始、五峰二县以西地。清雍正六年(1728)改为恩施县。
?—243三国时沛郡竹邑(今安徽宿州北)人,字敬文。少依族人避地交州。孙权召为五官中郎将,除合浦、交阯太守。从吕岱平定交州境内变乱。事毕还都,守谒者仆射。擅词辩。黄龙三年(231),任镇军大将军孙虑长
①周代六种治国法典的合称。即治典、教典、礼典、政典、刑典、事典,由冢宰、司徒、宗伯、司马、司寇、司空六官分掌。②隋代内官合称。即后宫执事女官典琮、典赞、典栉、典器、典执、典会,员各三人,视流外二品。炀
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(953)以瑞金监置。治今江西瑞金市。属虔州。宋属赣州,元大德元年(1297)改属会昌州,明属赣州府,清乾隆十九年(1754)改属直隶宁都州。
即“朱柏”。
1810—1865清江苏常熟人,字祖庚,号药房。翁心存子,同龢兄。道光进士。历任编修、乡试正考官、学政等职。咸丰三年(1853)赴江北大营佐琦善筹划军事,后为江北大营统帅德兴阿帮办军务。八年擢安徽巡抚
即“兀把赛”。
以窣利文(通称粟特文)字母为基础形成的突厥语拼音文字。公元八世纪创始于七河流域突骑施部,后为回鹘人所广泛使用,故名。共有十九至二十三个字母,有字头、字中、字尾之分。五个元音,两个半元音。初由右向左横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