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德
德国人。汉学家。清同治九年(1870)考入中国海关,光绪二年(1876)任厦门关帮办,1878—1886年在上海海关任职。后在九龙、宜昌、重庆等税务系统任职。曾任1886—1887年亚洲文会主席。1902年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之聘,赴美任该校第一任汉文教授。1917年回国。著有《古代的瓷器》、《中国研究》、《中国的铜镜》等。
德国人。汉学家。清同治九年(1870)考入中国海关,光绪二年(1876)任厦门关帮办,1878—1886年在上海海关任职。后在九龙、宜昌、重庆等税务系统任职。曾任1886—1887年亚洲文会主席。1902年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之聘,赴美任该校第一任汉文教授。1917年回国。著有《古代的瓷器》、《中国研究》、《中国的铜镜》等。
泛指按税率交纳的赋税。《金史·孙铎传》:“铎上言:‘民间钞多,宜收敛。院务课程及诸窠名钱须要全收交钞。’”元代课程一般指盐、茶、酒等各种额外课,有时也泛指包括科差、税粮在内的一切赋税。
①东汉初平三年(192)分太末县置。治今浙江衢州市。属会稽郡。三国吴宝鼎元年(266)属东阳郡。晋太康元年(280,《水经注》作太康三年)以弘农郡有新安县,改为信安县。②元至元九年(1272)分容城县
亦作代庸。雇人代为服役。《盐铁论·禁耕》:“郡中卒践更者,多不堪,责取庸代。”《汉书·武五子传》:“死不得取代庸,身自逝。”颜师古注:“言死当自去,不如他徭役得顾庸自代也。”
官署名。明代王府长史司下辖机构。洪武三年(1370)设,隶王相府。十三年罢王相府后,隶王府长史司。设纪善二人,正八品。掌讽导礼法,开谕古谊,及国家恩义大节,以教王为善。
官名。北宋景德元年(1004)置,以他官兼任。无吏守,无职掌,惟出入侍从备顾问。四年,定其位在知制诰下。多以特恩加赐内外官,带此职者可享受超迁官阶的优待。元丰改制后,定为从四品。
1864—1912清末满洲正黄旗人,博尔济吉特氏,字莘儒。初以贡生官刑部笔帖式,升主事、户部员外郎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后,历任九江道、上海道、江西按察使、江苏布政使等职。宣统元年(1909)升任
?—302晋宗室。字景治。司马昭之孙。齐王攸子。袭封齐王。初拜散骑常侍、领左将军、翊军校尉。永康元年(300)与赵王伦率兵入宫,废杀贾后。以功转游击将军。次年出为平东将军,假节,镇许昌。及赵王伦篡位,
见“连枝同体术(2)”。
唐代礼部郎官的别称。
春秋周畿内邑。在今河南洛阳市南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二年》(前520):王子朝作乱,“司徒丑以王师败绩于前城”,《水经·伊水注》引京相璠说即前亭;又引服虔说“前”读为“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