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大三司使

大三司使

唐德宗以后,有大狱,即以御史中丞、刑部侍郎、大理卿合议审理,称大三司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只孙宴

    只孙又作质孙。蒙古语,意为颜色。蒙古、元朝宫廷及宗王斡耳朵设宴,与宴者着一色服饰,称只孙服,宴称只孙宴。

  • 天政

    指自然界给人类带来的祸福。自然界适应人类需要的物类,对人类是福;违背人类需要的物类,对人类是祸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顺其类者谓之福,逆其类者谓之祸,夫是之谓天政。”

  • 肃机

    唐龙朔二年(662)至咸亨元年(670)改尚书左右丞为左、右肃机。

  • 太庙令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掌太庙的清扫与日常管理,七品,隶太常。晋、南朝宋皆七品,南朝梁改设二庙令,兼掌小庙。陈复置,五品,秩六百石。北魏亦置,下设太庙博士、太庙门仆等。北齐置为太常寺太庙署长官,员一人,从八品

  • 黄汝良

    明福建晋江(今泉州)人,字明起。万历进士。累迁国子监司业、礼部侍郎。天启五年(1625)官至礼部尚书。次年,因忤魏忠贤乞归。崇祯四年(1631)复职,请焚《三朝要典》,恤杨涟、左光斗诸臣。六年致仕。著

  • 监察御史

    官名。亦称监察侍御史,简称御史、侍御。秦、汉时已有监御史、监郡御史,东晋、北朝有检校御史,皆掌出巡郡县,监察地方行政。隋初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,置十二员,掌出使巡察州县,从八品上,隶御史台;大业三年(

  • 汪田哥

    即“汪德臣”。

  • 永宁

    年号。(1)东汉安帝年号(120—121)。凡二年。(2)西晋惠帝年号(301—302)。凡二年。(3)十六国后赵石祗年号(350—351)。凡二年。

  • 高恭之

    489—530北魏勃海蓨县(今河北景县西)人,字道穆。高谦之弟。初为御史,不避权豪。曾纠检相州刺史李世哲,发其赃货。后世哲弟神轨为胡太后所宠,陷害其兄谦之,乃避难济阴(今山东定陶),变易姓名。孝庄帝即

  • 布喇呢敦

    即“布拉呢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