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嗣
见“天复(2)”。
见“天复(2)”。
1623—1662即南明永历帝。1646—1661年在位。明神宗孙、思宗堂弟。明崇祯九年(1636)封永明王。隆武时袭封桂王。隆武二年(顺治三年,1646)受丁魁楚、瞿式耜等拥戴,于肇庆监国,旋即帝位
见“配”、“刺面”。
满语官名。又称都堂。清入关前所设职官。设于明万历四十三年(1615),共十人。意为“理事官”、“断事官”,故又称“理事十大臣”,与“理事听讼大臣”五人共同掌理国政,凡诉讼之事,先经扎尔固齐审理,然后由
?—414柔然可汗。斛律侄。北魏神瑞元年(414)逐斛律自立,旋为大檀所杀。
在今湖南湘阴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承圣二年(553)王僧辩讨伐陆纳,军于车轮,即此。
西晋郭象用语。歘,忽然。指事物忽然而生,忽然而有,不假内外条件。《庄子·田子方》郭象注:“初未有而歘有,故游于物初,然后明有物之不为而自有也。”参见“独化”。
书名。(1)指《诗评》。南朝梁钟嵘撰。三卷。书中抨击沈约等人“八病”之说,反对堆砌典故,主张直抒胸臆,强调音律之自然和谐。又按“九品”之法,将自汉至梁所作五言诗进行品评,第其高下。列有作家一百二十二人
?—98东汉扶风平陵(今陕西咸阳西北)人。因姊为章帝皇后,得任中常侍。和帝时,封夏阳侯,迁光禄勋,出为颍川太守。时窦氏父兄子弟恃势骄纵,瓌尚知收敛。永元四年(92),和帝与宦官郑众定议诛窦氏,唯瓌以节
1013—1087北宋襄阳(今湖北襄樊)人,字昌言。举进士,康定二年(1041)又举茂才异等科。通判大名府,有政声。擢提点河北刑狱,徙江东、淮南转运使。熙宁元年(1068)自河北转运使知澶州,入拜度支
书名。明魏焕编。十卷。魏焕,字东洲,湖广长沙(今属湖南)人,历官兵部员外郎、四川佥事。明初于辽东、宣府、大同、延绥、宁夏、甘肃、蓟州、偏头(太原)、固原设立军事重镇,称为“九边”,以防御中国北部境内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