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天水郡

天水郡

①西汉元鼎三年(前114)置。治平襄县(今甘肃通渭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定西、通渭、静宁、庄浪、秦安、甘谷、清水、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、榆中、陇西等县一部分。东汉永平十七年(74)改为汉阳郡,并移治冀县(今甘谷县东)。三国魏仍改为天水郡,析西境置南安郡,东及北境入广魏郡,辖境缩小,相当今秦安、甘谷等县,天水市及礼县一部分。属雍州。西晋移治上邦县(今天水市)。泰始五年(269)置秦州治此。隋开皇初郡废。大业及唐天宝、至德时又曾改秦州为天水郡。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置。治水南县(今甘肃礼县东)。初属仇池镇,后属南秦州。西魏改为长道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廷尉评

    即“廷尉平”。

  • 昔酒

    古代酒名。《周礼·天官·酒正》:“辨三酒之物,……二曰昔酒”,郑玄注:“昔酒,无事而饮也。”贾公彦疏:“昔酒者,久酿乃熟,故以昔酒为名,酌无事之人饮之。”无事之人指祭祀时,不得行事者。故昔酒是酿造时间

  • 圯桥

    在今江苏睢宁县北古下邳城东南小沂水上。《汉书·张良传》:“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,有一老父,衣褐,至良所,直堕其履圯下。”颜师古注引服虔曰:“楚人谓桥曰圯”,即此。唐时已有圯桥之称。李白《经下邳圯桥怀

  • 检点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朝上职官。起义之始即设。初期三十六人,以殿前左一、殿前右二为序编次;至第十一,始去“前”字,依次类推,至殿右三十六检点止。奉命可统数军,行文称钦差大臣,总制以下皆听指挥。有功将士常加恩(

  • 大邦基

    即“大兴国①”。

  • 音乐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乐者,音之所由生也。”西周统治者以之为表现“礼”的一种手段,列为“六艺”之一,令贵族子弟于学宫习之。用于政治、祭祀及道德教化方面。《易·豫·象》:“先王以作乐崇德,殷荐之上帝,

  • 李蔡

    ?—前118西汉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北)人。李广从弟。文帝时为郎。景帝时积功至二千石。武帝元朔中为轻车将军,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,封乐安侯。元狩二年(前121)由御史大夫进为丞相。后因盗取阳陵冢地获罪,

  • 沙门

    佛教名词。梵文Sramana(沙门那)之略称,亦译室罗摩拏、娑门、桑门、丧门。意译息、息心、静志、净志、乏道、贫道、功劳、勤息。原为古印度各教派出家人之通称,后专指佛教僧侣。据《瑜珈师地论》卷二十九称

  • 丞宣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东、西、北、翼王殿属官,永安建制始设,分左、右,各殿均为二十四人,掌发号宣令。东、西王殿丞宣职同检点,北、翼王殿丞宣职同指挥。

  • 司文郎

    官名。(1)南朝梁置,为文学侍从之臣。《陈书·周弘正传》:梁武帝“普通中,初置司文义郎,直寿光省”。亦称司文侍郎。多选任文学、史学名士。(2)即著作佐郎,唐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