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和州
元元贞元年(1295)升太和县为州。治今江西泰和县。属吉安路。明初降为县,改为泰和县。
元元贞元年(1295)升太和县为州。治今江西泰和县。属吉安路。明初降为县,改为泰和县。
书名。明田汝成撰。四卷。成于嘉靖三十七年(1558)。记当时西南苗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事。炎徼,即泛指以炎热为特征的西南边境地区。卷一记广西田州府土官岑猛、归顺州土官岑璋、广西龙州土官族子赵楷、广西凭祥州
即“尉迟敬德”。
范宣子为春秋晚期晋臣,即士匄。所作刑书本于夷蒐之法,后被赵鞅等著于刑鼎。参见“夷蒐之法”、“铸刑鼎”。
官名。北周置。东宫司卫上大夫属官,佐其统率东宫卫士。正五命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?—1842清四川华阳(今成都)人。行伍出身。道光十四年(1834)擢狼山镇总兵。***战争爆发后,从伊里布防镇海,充翼长。二十二年八月裕谦令守金鸡岭,力战御敌。英军大举攻镇海,他力扼炮台,中炮堕海殉难
书名。清董贻清撰。一卷。记井研清军、乡勇顽抗太平军事。咸丰十年(1860)董氏署理资州,任内值李永和率起义军进取井研县,三月二十七日,董氏率乡勇赴井研顽抗,至五月十八日,相持六十余日。逐日记载战事成此
即陶器。古陶瓷术语。《说文》段玉裁注:“凡土器未烧之素,皆谓之坯;已烧皆谓之瓦。”
官署名。元代置。掌也里可温教(基督教)事务,管理本教教士和十字寺(教堂)。至元二十六年(1289)置,秩从二品,以叙利亚人、聂思脱里派教徒爱薛领其事。后爱薛之子阿速歹、也里牙相继袭任崇福使。延祐二年(
官名。又称分守道。明清道员之一,主掌钱谷之事。明永乐中,常派方面官巡视民瘼,定布政司右参政、右参议分守各属府州县,共六十道。两京不设布政司,则寄衔邻省布政司。清沿置,前后共设二十人,除数省不设,设者多
大宫祖庙。读为太宫。古代列国祭祖之处所,皆为大宫。如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授兵于大宫。”杜预注:“大宫,郑祖庙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齐“庆封为左相,盟国人于大宫”。杜预注曰:“大宫,太公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