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皋
即“高柴”。
即“高柴”。
官府文书名。北宋徽宗时,门下省属吏懒惰不虔,凡命令之出于门下者,皆事先将各长官官衔书于公文之上,遇事只须长官署名及填写事由,称为空黄。
官名。东汉建安中曹操置,出征时督率诸将。职掌略同领军。三国蜀置。
北周法令。宣政元年(578)八月宣帝遣大使巡察诸州,诏制九条,宣下州郡。即:一、决狱科罪,皆准律文;二、母族绝服外者听婚;三、以杖决罚,悉令依法;四、郡县当境贼盗不擒获者,并仰录奏;五、孝子顺孙义夫节
在今朝鲜江原道安边郡。本西汉不而(一作不耐)县治,东汉建武六年(30)后为人所据。 《三国志·魏志·毌丘俭传》:魏正始六年(245)俭征高句骊,“铭不耐之城”,即此。
?—1210西夏党项人。远祖系鲜卑人。襄宗时为太傅。应天四年(1209)蒙古成吉思汗攻西夏时,守斡罗孩城,巷战时被俘。次年死。
1778—1868又名刘义顺、刘宜顺等。清四川宜宾人,原籍湖南宝庆。道光初在四川加入白莲教,后赴外省秘密传教。咸丰七年底(1858.1)率号军白号在贵州思南英武溪发动起义,活动于乌江流域附近,被各号号
又称龙舟。造型似龙,专供皇帝巡幸用。装饰华丽,如水上活动宫殿。宋以前即有建造,宋元时期得到较大发展。据《元史》卷四十三记载,至正十四年(1354),元顺帝曾“自制其样”,据此建造龙船一艘,长一百二十尺
秦置。治今河南太康县。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吴广即此县人。西汉属淮阳国。东汉属陈国。西晋初属梁国,惠帝时属陈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废入扶沟县。太和十二年(488)复置。北魏、东魏属阳夏郡。北齐、北周
隋开皇十八年(598)以彭阳县改名。治今甘肃西峰市境内。属宁州。大业属北地郡。唐初复属宁州。宋属庆州。金属庆阳府。元至元七年(1270)废入镇原州。
官名。清末理藩部长官。宣统三年(1911)改理藩部尚书设,并为国务大臣,一人,从一品,以满人充,特简。掌领部务,参加阁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