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08—1885清末南汇(今属上海)人,字孟彪,又字啸山,别号天目山樵。诸生。同治中入曾国藩幕。精于校勘,所校《守山阁丛书》、《小万卷楼丛书》,时称善本。有《古今乐律考》、《舒艺室随笔》、《舒艺室诗
丝织品名。唐时,亳州(今属安徽)产纱,举之若无,裁以为衣,犹如烟雾。一州唯两家能织,世代互婚,惧传他人得其法。
官名。明建文初改大理寺司务置,二人,从九品。掌出纳文移。成祖即位,复称司务。
元皇庆元年(1312)改安西路置。治咸宁、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)两县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永寿、周至等县以东,铜川、韩城等市以南,镇安、山阳等县以北。为陕西行省治。明洪武二年(1369)改西安府。
清代为便于征税,准商人及其子弟除于本籍著民籍外,另于经商省份所附之籍。
书名。明王鸣鹤辑。四十卷。附图五百六十余幅。万历二十七年(1599)刊行。全书共分七十二类,涉及天文、地理、谋略、训练、守备、阵法、器械等诸多军事内容。兵器方面有水战、攻城、守城、器械、器图、营器、火
又称天山北路。清初,今新疆天山山脉以北直抵俄罗斯鄂木河,西至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地区,是准噶尔封建主统治下的厄鲁特蒙古人及其属部的辖地,故称这一地区为准部。乾隆平定准噶尔后,仍沿袭其称。
东汉南阳安众(今河南邓州东北)人,字孝初。初举孝廉,九辟公府,不就,后为修武令,因太守出自权豪,以敛取货赂为能事,遂弃官而去。征拜议郎,于途中病卒。
西汉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北)人。李广少子。武帝时以校尉从骠骑将军霍去病击匈奴左贤王,赐爵关内侯,为郎中令。因怨大将军卫青令其父含恨而死,乃击伤之。后随武帝至甘泉宫行猎,为霍去病射杀。
故址在今山东安丘市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北海国安丘“有渠丘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