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策
选拔官吏的考试方法之一。又称“策试”。始于汉文帝前元二年(前178)。办法是由皇帝提出一些政治、经义方面的问题,由被荐举的士人回答。后科举考试也袭用此法。如宋元明清的殿试,即考试策问一道,由省(会)试合格的士人当场笔答,以决定最后的录取及名次。这类策试一般在殿廷举行,故俗称“金殿对策”。
选拔官吏的考试方法之一。又称“策试”。始于汉文帝前元二年(前178)。办法是由皇帝提出一些政治、经义方面的问题,由被荐举的士人回答。后科举考试也袭用此法。如宋元明清的殿试,即考试策问一道,由省(会)试合格的士人当场笔答,以决定最后的录取及名次。这类策试一般在殿廷举行,故俗称“金殿对策”。
书名。英人艾约瑟(Rev. Joseph Edkins,1823—1905)根据法国动物学家米尔恩-爱德华(Henri Milne-Edwards,1800—1885)原著翻译而成。原书系英国麦克米兰
见“司经局”。
爵名。战国魏、秦皆置。秦定为二十等爵第七级,亦称七大夫。秦及西汉初以此为高爵起点,汉高祖时公大夫以上皆有食邑,并可与县令、丞分庭抗礼。中期以后,地位渐低。
即知贡举、权知贡举、同知贡举的统称。俗称主司。唐玄宗开元中,礼部侍郎缺人,始以别官权知贡举,掌礼部贡举之事。宋代每礼部试,必于侍从近臣、两省和台谏官中,临时选差知贡举一员或权知贡举一员,同知贡举二至三
1517—1598明福建莆田人,字懋勋,号龙江。三一教创始人,世称三一教主。出身名门望族。嘉靖中屡试不第,弃儒求道。三十年(1551)始创三一教,招收门徒,热心社会公益事业,赈民救灾,协助地方抗倭。在
官名。元代置。属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。掌采捞蛤珠于京师附近的杨村、直沽等处。中统二年(1261)置。管领官子孙世袭。
古代算学术语。(1)九数之一。后发展为《九章算术》之第四章,以御积幂方圆。包括少广术、开方术、开圆术、开立方术、开立圆术及二十四道例题,都是已知面积、体积求边长、直径或圆周的方法,提出世界上最早的开平
?—605隋京兆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性刚决,有胆略。北周时,以军功拜上仪同,从韦孝宽破尉迟迥于相州。入隋,进为河阴公。开皇三年(583),从卫王杨爽破突厥于白道(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),进位大将军。历
810—859即李忱。唐代皇帝。公元846—859年在位。初名怡。宪宗第十三子,武宗叔。初封光王。武宗死后,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。即位后,罢李德裕党,重用牛僧孺党。恢复佛寺,杀道士赵归真等人,增
一作隞。商都城。《古本竹书纪年》:“仲丁即位,元年,自亳迁于嚣。”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帝仲丁迁于隞。”《索隐》:“隞亦作嚣。”故址主要有以下数说:(1)《帝王世纪》谓即秦敖仓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敖山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