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氏墓群
北朝墓葬群。在今河北景县城东南7.5公里。又名封家坟、十八乱冢。为北魏至隋封氏家族按当时风俗“集族而葬”之墓群。1948年曾被挖掘,出土遗物三百余件。1955年进行收集,有大量铜器、青瓷和陶器、陶俑,其中青瓷莲花尊造型精美,是北朝青瓷中的珍品。还出土了北魏正光二年(521)封魔奴,东魏兴和三年(541)封延之,北齐河清四年(565)封子绘,隋开皇三年(583)封子绘妻王氏,九年封延之妻崔氏等人墓志,对补正史料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
北朝墓葬群。在今河北景县城东南7.5公里。又名封家坟、十八乱冢。为北魏至隋封氏家族按当时风俗“集族而葬”之墓群。1948年曾被挖掘,出土遗物三百余件。1955年进行收集,有大量铜器、青瓷和陶器、陶俑,其中青瓷莲花尊造型精美,是北朝青瓷中的珍品。还出土了北魏正光二年(521)封魔奴,东魏兴和三年(541)封延之,北齐河清四年(565)封子绘,隋开皇三年(583)封子绘妻王氏,九年封延之妻崔氏等人墓志,对补正史料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
官名。(1)《周礼》大宗伯属官。亦称少宗伯。一说为周代置。中大夫爵。主掌建国之神位、社稷、宗庙。佐大宗伯。(2)隋、唐后为礼部侍郎的别称。(3)西魏、北周春官府小宗伯上大夫的省称。
即“夏神宗”。
即“刘通”。
即*句注山。又称雁门山。在今山西代县北。历代为北方重要屏障。自雁门以南称陉南,以北称陉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永嘉四年(310),代公鲜卑拓跋猗卢从刘琨“求陉北之地”,琨“乃徙楼烦、马邑、阴馆、繁畤、崞
北宋至道、咸平十五路之一。治大名府(治今河北大名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阜平、唐县、满城、容城、霸州和其东信安镇与海河以南,及山东、河南黄河以北的大部。熙宁六年(1073),分为东、西二路:东路治大名
又名金牛道。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,越七盘岭入四川境,经朝天驿及广元市趋剑门关。为关中经汉中入巴蜀的主要通道。相传战国秦惠文王欲伐蜀,患山道险阻,作五石牛,言皆能粪金,以欺蜀王,蜀王令五丁开道导引,秦军随
官名。又作理国政听讼大臣。清入关前置。设于明万历四十三年(1615),共五人,均为努尔哈赤亲信大臣和统兵将领,又称五大臣。同时设札尔固齐十人,亦称理事十大臣,与五大臣佐理国政,厘治政刑。凡有听断之事,
又名女子协赞会。清末民初妇女政团。宣统三年十月八日(1911.11.28)由唐金铃等发起,成立于上海。以协助军饷为宗旨,为民军募饷。举伍廷芳夫人、唐元湛夫人为正副会长。南北议和后停止活动。
古西域国名。汉时王治乌秅城(今新疆叶城县西南山中),或谓今克什米尔拉达克地区。属西域都护。人民山居,在山石间觅土为田,垒石为屋。产白草,出细步马。北魏时役属于哒。《魏书》作“权于摩国”
又作伯姻。相传为有穷后羿之贤臣。参见“武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