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师
①军队建制。商代置。《甲骨文合集》第三三○○六片:“丁酉贞,王作师,左、中、右。”②官名。(1)春秋时宋国置。六卿(执政大臣)之一,掌君臣百官教训,又与右师兼掌四乡政令。《左传·成公十五年》:“君臣之训,师所司也。”(2)战国赵置,有左师触龙,尊称左师公。③官署名。战国时东周国置。
①军队建制。商代置。《甲骨文合集》第三三○○六片:“丁酉贞,王作师,左、中、右。”②官名。(1)春秋时宋国置。六卿(执政大臣)之一,掌君臣百官教训,又与右师兼掌四乡政令。《左传·成公十五年》:“君臣之训,师所司也。”(2)战国赵置,有左师触龙,尊称左师公。③官署名。战国时东周国置。
即“太白阴经”。
①秦都咸阳时置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渭水以南。始皇帝三十五年(前212)营建朝宫于苑中,阿房宫即其前殿。西汉初荒废,高帝十二年(前195)许民入苑开垦。武帝时收为宫苑,复加开拓,周围扩充至二百余里,地跨今
?—1884清安徽庐江人,字存甫。拔贡出身。咸丰二年(1852)授广东永安知县。七年补德庆知府、署惠潮嘉道。同治四年(1865)与太平军余部对抗。旋调天津制造局,补天津道。后历任顺天府尹,督办福建船政
?—前587春秋时郑国国君。公元前604—前587年在位。名坚。郑穆公之子。继郑灵公即位。即位后叛楚亲晋,楚伐郑,晋救郑。其后附和于晋、楚之间。郑襄公八年(前597),又附晋。楚庄王攻郑,围之三月,晋
1013—1072辽皇族。字乣邻,一作查剌。燕王瑰引之子。重熙十一年(1042),为北院枢密副使,与刘六符使宋。十三年,为契丹行宫都部署。十六年,迁北院大王。十八年,与皇太弟重元为先锋,攻西夏。次年,
《汉书·地理志》合浦郡临允县(今广东新兴县西南):“牢水北入高要(今肇庆市),入郁(今西江),过郡三,行五百三十里。”王先谦《汉书补注》:“上‘入’当为‘至’;‘郡三’,当作‘郡二’:合浦、苍梧。”又
最早见于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“封爵之誓曰:使黄河如带,泰山如厉,国之永存,爰及苗裔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绍传》裴注引《献帝传》:“悠悠黄河。”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。”唐
①三国时北海营陵(今山东昌乐东南)人,字叔治。年二十,游学南阳(今属河南)。东汉初平中,孔融以为主簿,融每有难,常赖以免。附袁绍,为袁谭别驾。绍部官吏多仗势贪财,家财以万数,而独自守清廉。后归曹操,为
石器之一种。以间接打击法制成的小型细石核、细石叶和用细石叶加工的石器,习惯上亦包括并非由细石叶制成的小型石器,如刮削器、石镞、尖状器等。所用石料主要是玛瑙、燧石、碧玉、蛋白石。细石核常见有圆柱形、圆锥
章,晋后作漳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曲周县东南。属广平国。漳水经治北,其地斥卤,故名(《汉书·地理志》注引应劭说)。东汉属巨鹿郡。三国魏属广平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三年(442)省,太和二十年(496)复置。东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