畲族自称。“哈”,畲语意为客人。即指畲族是由外地迁居山区的客人。此名称不见史书记载。有的把“山”改为“三”,指畲族蓝、雷、钟三个姓氏。
或作建州、揵州。唐置羁縻州。武周万岁通天二年(697)收卢鹿部置。治今贵州黔西县西北部。圣历元年(698)属庄州都督府,隶江南道。后历属播州都督府、黔中采访处置使。乾元元年(758)复属黔州都督府。大
南北朝时奴仆之一种。指昆仑国人定居中国后充当奴仆者。昆仑国指今越南南海中之昆仑岛,或指非洲。时昆仑舶往来中国较为频繁,其人形长,皆卷发而黑身。东晋会稽王司马昱无子,时织纺婢媵中有李陵容者,黑而长,宫人
唐都长安兴庆宫内楼。始建于开元八年(720)。元和十四年(819)重修。楼名取勤于政事、励精图治之意。位于兴庆宫西南隅,南向,二层,东西宽26.5米,南北长19米,广五间,进深三间,面积500余平方米
?—809唐梓州盐亭(今属四川)人,字元明。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宗人。初为本道牙将,累任兴州刺史。贞元十五年(799)震卒,代为节度使,群臣争之,德宗不听。性急躁,多奸谋。在位贪残,士民不堪其苦。曾擅没
书名。清江夏无锥子(张汉)撰。抄本。录诗五十四首,每首后有注,记咸丰三年(1853)太平军攻克武昌后情况,涉及太平军纪律、讲道理、服装、称呼、妇女政策、宗教仪式、东王祭孔等事。收入《太平天国资料》。
见“斗栱”。
晚清统治阶级对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游民无产者武装团伙之诬称。多骑马活动,通称“响马”。革命党人称之为“马侠”、“马军”。以“劫富济贫”相标榜,成份极为复杂,政治态度不一,且易惑于利禄。在东北,曾积极投入
1514—1587明广东琼山(今属海南)人,字汝贤、国开,自号刚峰。回族。嘉靖二十八年(1549)中举。初任福建南平县教谕,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,推行清丈、均徭、保甲等法。屡断疑案,深得民心。四
明嘉靖二十一年(1542)分华亭、上海二县地置。属松江府。治青龙镇(今上海青浦县东北旧青浦)。三十二年废。万历元年(1573)复置,移治唐行镇,即今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