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性恶论

性恶论

荀子的人性学说。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。突出反映在他的《性恶》篇中:“人之性恶,其善者伪也。”认为人有“疾恶”、“好利”、“耳目之欲”、“好声色”等先天本性,故人性恶。古者圣王为防止人“偏险而不正”,“悖乱而不治”,制定礼义制度以矫正人之性,故有礼义产生。指出:“凡性者,天之就也,不可学,不可事。礼义者,圣人之所生也,人之所学而能,所事而成者也。”顺人性,则破坏礼义制度,出现争夺,产生悖乱;克制矫正人性,达到“辞让”、“忠信”、“尊君”、“孝亲”、“守法”、“循礼”的道德要求,即可为善。因而“涂(途)之人可以为禹”。历代儒者皆贬此说,韩愈以此为荀子之“小疵”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:“至其以性为恶,以善为伪,诚未免于理未融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会县

    隋开皇十年(590)改盆允县为新会县。属冈州。大业初属南海郡。治今广东新会市北。唐武德四年(621)为冈州治。贞观十三年(639)移今治。开元以后属广州。宋有千岁锡场,海晏等六盐场。元属广州路,明清属

  • 仪同府

    官署名。西魏、北周府兵开府府所辖军团一级机构。亦称仪同三司府。置主管将军车骑大将军、仪同三司,简称仪同将军;又设长史、司马、司录,皆六命;中郎、掾、属,皆四命;列曹参军,正三命;参军事。北周建德四年(

  • 祭仆(僕)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。掌受王命处理有关祭祀的各项事务。

  • 周桓王

    ?—前697东周周王。名林。周平王之孙。公元前719—前697年在位。即位初欲削郑庄公权势。桓王五年(前715),任虢公忌父为左卿士,八年,强取郑的邬、刘、��、邘四邑之田

  • 陈留郡

    西汉元狩元年(前122)置。治陈留县(今河南开封县东南陈留城)。属兖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民权、宁陵等县以西,开封、尉氏等市、县以东,延津、长垣等县以南和杞县、睢县以北地。东汉以后略有伸缩。三国魏改为国。

  • 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三年(前519):二师围郊,“郊、溃”。

  • 杨国兴

    ?—1367元末濠州定远(今属安徽)人。元末投朱元璋,历官右翼元帅、神武卫指挥使。至正二十六年(1366)从攻张士诚,围平江。次年战死。

  • 中法越南条款

    即“中法会订越南条约”。

  • 独鹿山

   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元封四年(前107),“北出萧关,历独鹿、鸣泽,自代而还”,即此。

  • 入山信票

    清代参局发给采参商民进山采挖人参凭证。清初只准八旗人户入山采参,不许商民染指。雍正元年(1723)始令旗、民领票采挖。信票一张或交上用参二两五钱,征银十二两;或免交上用参,征银六两。次年议准,信票一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