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感恩县

感恩县

隋置。以境内感恩水为名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治今海南东方市南感城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)并入宜伦县。元丰四年(1081)复置。明万历中曾移治东方县东南。历属儋州、南宁军、崖州。1950年与昌江县合并置昌感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勾涛

    1083—1141宋成都新繁(今四川新都西北)人,字景山。崇宁进士。高宗时,历中书舍人、史馆修撰、给事中等。参与重修《哲宗实录》,复修《徽宗实录》,主张秉笔直书。为官正直,不与秦桧同流合污。曾上书论时

  • 唐蕃会盟碑

    又称长庆舅甥和盟碑、长庆会盟碑。藏语意为“大昭寺前之碑”。在西藏拉萨大昭寺前,公主柳侧畔。唐穆宗长庆三年(吐蕃彝泰九年,823)立。因志述唐廷与吐蕃以舅甥情谊会盟立誓,信守和好,故名。碑高4.78米,

  • 氐道

    西汉置,因其地为氐族所居,故名。治今甘肃礼县西北。属陇西郡。景帝时,徙留何等羌于氐道,即此。西晋废。

  • 沙门统

    官名。(1)全国最高僧官。北魏文成帝时改道人统置,主持昭玄事务,管理全国僧众。亦称沙门大统或沙门都统、昭玄统,昙曜任此职时开凿云冈石窟;惠深任此职时立内律僧制,以后僧徒除杀人外,皆由昭玄以内律僧制治罪

  • 舢板

    结构最简单的小型木板船。又作三板、三版。最初可能由三块木板构成,即一块底板和两块舷板,后发展成一种常用小船。除民用外,亦作军用船,明清水师中均有舢板编制,有的还安装火炮。《清会要事例》九三八“工部船政

  • 平宋录

    书名。又名《大元混一江南实录》、《丙子平宋录》。元刘敏中撰。三卷。记元世祖至元十一年(1274)九月至十三年五月伯颜平宋及宋幼主北迁之事。内容与《元史·伯颜传》所载大致相符,但亦有出于后书之外的内容。

  • 兴中府

    辽重熙十年(1041)升霸州置。治兴中县(今朝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朝阳市、县和北票市大凌河南部地区。属中京道。金辖境扩大至今兴城市和北票市大凌河北部。属北京路。蒙古至元七年(1270)降为州。

  • 李彬

    1361—1422明凤阳(今属安徽)人,字质文。洪武时袭职为济川卫指挥佥事,从傅友德出塞,筑诸边城。燕王起兵,转战有功,累迁右军都督佥事。永乐元年(1403)封丰成侯。先后镇广东、甘肃、陕西,又从成祖

  • 毛盛

    ?—392十六国时人。前秦苻坚时历左将军、镇军将军。曾随梁熙等灭前凉。坚子苻丕攻晋襄阳(今湖北襄樊)时,与毛当率步骑七万攻淮南,败晋将谢石,遂任平东将军、兖州刺史。苻坚淝水败后,姚苌叛秦,他战败被俘,

  • 滂民

    南朝时为县衙服役之民户。《南齐书·周颙传》:山阴县有滂民以供杂使,多用于山泽樵渔等业。滂民为避力役,或逃窜山湖,亦有自断臂手者。其数各县不同,上虞以百户一滂,为会稽郡中最轻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