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膳
①官名。隋炀帝始置,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。属尚食局。员四人,从九品。唐改正八品。为司膳、典膳之佐,协掌膳羞器皿之事。宋、金悉如唐制。明永乐后归其职于宦官。②唐太子家令寺食官署,员四人,掌饮膳。
①官名。隋炀帝始置,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。属尚食局。员四人,从九品。唐改正八品。为司膳、典膳之佐,协掌膳羞器皿之事。宋、金悉如唐制。明永乐后归其职于宦官。②唐太子家令寺食官署,员四人,掌饮膳。
旧指由政府按规定征收、销售之茶。欧阳修《论茶法奏状》:“往时官茶容民入杂,故茶多而贱,遍行天下。”明代专指由茶课司向茶农征收的本色税茶,收贮茶仓,委官保管,以备茶马贸易。
见“永徽格”。
犍亦作楗。西汉建元六年(前135)唐蒙通夜郎后分广汉郡南部合夜郎国地置。治鄨县(今贵州遵义市西),元光五年(前130)移治南广(今四川筠连县境),始元元年(前86)移治僰道(今四川宜宾市西南,隋移今市
唐代攻焉耆行军建置。银山道,一作西州道。焉耆王龙突骑支附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,拒贡于唐。贞观十八年(644),太宗以安西都护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,出银山道,率步骑三千伐之。执其王龙突骑支以归。
官名。亦作兵曹参军。隋代诸卫、诸率、诸王府、诸州皆置,正七品至正九品、视正八品至视正九品不一。开皇三年(583)改司兵参军事,十二年雍州又改兵曹从事置。大业三年(607)皆改名司兵书佐。唐高祖以诸王府
官名。隋开皇六年(586)始置,正九品上文散官,大业三年(607)罢。改于秘书省置,十人,正七品,掌明经待问,唯诏所使。唐定制为正九品上文散官。北宋前期沿唐制,元丰三年(1080)废。崇宁二年(110
一名陕陌。在今河南陕县西南。周成王时,周、召二公分治以此为界。《括地志》:“陕原在陕县西南二十五里,(周、召二公)分陕从原为界。”宋欧阳修《集古录》:“陕州石柱,相传以为周、召分陕所立,以别地里。”
官署名。北齐置,掌宫廷诸乐及行礼节奏事务,设令、丞为长贰,兼领清商部丞,隶太常寺。隋唐沿置,掌祭享钟律,教习乐舞。辽金皆置,金兼掌鼓吹署。元中统五年(1264)置,隶太常礼仪院,秩从六品,设令、丞为长
见“群牧司”。
亦作“韩檀”。战国时赵人。辩士,约与公孙龙同时。曾为平原君门客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桓团、公孙龙辩者之徒,饰人之心,易人之意,能胜人之口,不能服人之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