援照军功外奖酌给功牌成例
清政府为奖励工商业发展所作的补充规定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农工商部颁行。规定凡商人出资一万元至八万元、经营有实效者,分别酌给七品至九品的奖牌顶戴。
清政府为奖励工商业发展所作的补充规定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农工商部颁行。规定凡商人出资一万元至八万元、经营有实效者,分别酌给七品至九品的奖牌顶戴。
书名。元张养浩撰。二十八卷。自序为四十卷,题《归田类稿》,孛术鲁翀序作三十八卷。均未见传本。传世有元元统刊本。养浩为元代名臣,集中所收《谏灯山疏》、《时政书》所论皆当时要务,《驿卒佟锁住传》、《哀流民
又称公凭。官府发放的证明身份、所有权、财务收纳等方面的文字凭证。民间类似性质的文据也称凭由。两宋征收赋税,县署先给民户凭由,其上开列应缴税目及数额,作为纳税通知单,称由子或单子。下户合钞纳税,也发给各
西汉人。原姓赵,父封周阳侯,因以为氏。初为郎。景帝时,为郡守。武帝初,于二千石中最为暴酷骄恣,所爱者枉法活之,所憎者曲法灭之。后任河东都尉,与郡守胜屠公争权,获罪弃市。
即波斯文字。元时波斯语为亚洲穆斯林通行书面语。世祖至元二十六年(1289)立回回国子学,进行教习。仁宗延祐元年(1314),别置回回国子监。
书名。清末黄遵宪撰。四十卷。典志体日本史。黄氏于光绪初年随使日本时编纂。光绪十三年(1887)成书。意在介绍日本明治维新后“百务并修,气象一新”的情况,以供清廷取法。全书除卷首年表外,分国统、邻交、天
见“乐律学”。
战国时赵国大臣。赵武灵王二十七年(前299),传国于少子何,是为赵惠文王。后四年,公子章(武灵王长子)不服,与其相田不礼作乱,他与公子成起四邑之兵平乱。公子章败,逃入主父(赵武灵王)所居沙丘宫,他又与
五代时乌程(今浙江湖州)人。官太学博士。著有《兼明书》,其中《海潮论》专论潮汐,认为潮汐成因在于地而不在于天,因大地浮于海洋,随地中之气而上下沉浮,潮汐乃是海洋与大地形成的相对运动。
540—599隋河南洛阳人,亦名善住。北魏宗室后裔。通涉五经,尤精《左传》。仕北周,为太子宫尹。入隋,拜内史侍郎,迁国子祭酒。善讲经,听者忘倦。曾荐高颎为相,及颎被诬免官,他忧惧疾发而卒。
官名。简称司辰。唐代秘书省司天台置,十五员,正九品,与挈壶正等皆掌知漏刻时辰,乾元元年(758)由司辰改名。辽南面官,袭唐制为司天监官员,与五官挈壶正同掌漏刻,报时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