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明良论

明良论

篇名。清龚自珍著。四篇。作者二十二、三岁时撰。反映其早年政治思想之代表作。抨击封建官僚集团庸碌无能,“尽奄然而无有生气”,谴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“天下无巨细,一束之于不可破之例”。反对“用人论资格”之封建选官制度,认为是导致官僚集团腐败无能之重要原因。提出“更法”的要求。收入道光三年(1823)自刻本《定盫文集》所附《少作》与宣统元年(1909)国学扶轮社本《龚定盦全集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佥宣徽院事

    官名。元宣徽院官员。定置二员,正三品,低于副使。

  • 博士弟子

    汉代从学于博士官者。汉元朔五年(前124)采纳公孙弘建议,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,免除其本人徭役。由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,补博士弟子。每岁课试,能通一艺以上,补文学掌故缺,其高第者可以为郎中。自

  • 晋悼公

    前586—前558春秋时晋国国君。公元前573—前558年在位。名周,一作纠。又称周子。晋襄公之曾孙,惠伯之子。晋栾书、荀偃囚杀厉公,自周迎他即位。时年十四岁。欲复文公之霸业,遂举贤任能,整顿内政。盟

  • 晋哀侯

    ?—前709春秋时晋国国君。公元前717—前709年在位。名光。晋鄂侯之子。鄂侯死,曲沃庄伯率军攻晋都翼(今山西翼城东南),周室派虢公讨伐,庄伯还保曲沃(今山西闻喜东北)。他遂为晋人所立。晋哀侯二年(

  • 向宠

    ?—240三国时襄阳宜城(今湖北宜城南)人。向朗侄。初为蜀汉牙门将。章武二年(222)刘备攻吴大败,其部独全。建兴元年(223),封都亭侯。后为中部督,典宿卫兵。五年,诸葛亮上表请伐中原,赞之为晓畅军

  • 周用

    1476—1547明苏州吴江(今属江苏)人,字行之,号伯川。弘治进士,授行人。正德时历任福建按察使、河南右布政使,嘉靖初历吏部左、右侍郎。嘉靖二十三年(1544)迁左都御史。二十五年进吏部尚书。次年卒

  • 良使

    汉皇帝侍妾称号。与无涓等同处于妃嫔的第十四等,禄秩相当于百石官。《汉书·外戚传》颜师古注:“良使,使令之善者也。”

  • 江鄂书局

    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)十月,两江总督刘坤一、湖广总督张之洞奏准在江宁(今南京)设立。初名江鄂书局,后改江楚书局,又称国学书局。以编译教科书为宗旨。刘世珩为总办、缪荃孙为总纂,陈作霖、姚佩珩等为分纂

  • 史墨

    一作史黯。春秋时晋国太史。蔡氏,名墨。周敬王七年(前513),晋国铸刑鼎。孔子认为“失其度”,晋将亡。他则认为修德便可免祸。提出“物生有两”,“各有妃(配)耦”的观点,并认为“社稷无常奉,君臣无常位,

  • 集撰

    宋集英殿修撰、集贤殿修撰的简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