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格登山之战

格登山之战

乾隆年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达瓦齐叛军的一次战役。乾隆二十年(1755),清政府两路出兵伊犁,准噶尔诸部相继降附。准部首领达瓦齐集中万余人依格登山(在今新疆昭苏西南特克斯河北岸)列阵,为清军击溃,降者过半,达瓦齐率残部奔乌什,被乌什城伯克渥集斯擒献清军。高宗撰有《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凤阳守备太监

    官名。明代司礼监外差。常设一员。掌护卫皇陵,操练中都留守司八卫一所军马,兼管高墙犯罪宗室。

  • 裕德

    ?—1905清满洲正白旗人,喜塔腊氏,字寿田,号少云。光绪进士。光绪八年(1882)充咸安宫总裁。十三年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。旋提督山东学政。二十五年为都察院左都御史,查办四川盐政,严惩贪官。后连擢

  • 民户

    户别之一。最初作为“官户”之对称,指官户以外士、农、工、商各业人户。又分商户、匠户、灶户等户籍。如宋代,除品官之家称官户外,全部人户均称民户。后有所专指。明代即指属民籍之人户,又俗称民粮户,隶于户部,

  • 梓人遗制

    书名。元薛景石撰。景石,金末元初河中万泉(今山西万荣)人。是书初刻于元中统二年(1261),系木工机械设计专著。全书分为两部分。一是车舆制作,收有五明坐车子的用材、尺寸、功限和圈辇、靠背辇、屏风辇、亭

  • 梗阳县

    即春秋晋邑,后分为县。治今山西清徐县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八年(前514):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,“魏戊为梗阳大夫”。汉称梗阳乡。

  • 建信县

    西汉初为侯国。高帝七年(前200)封娄敬为建信侯于此。后为县。属千乘郡。在今山东高青县青城镇东北小新城。东汉废。

  • 后汉书补注

    后(後)书名。清惠栋撰。二十四卷。栋以唐李贤《后汉书注》不免舛错遗漏,乃仿裴松之注《三国志》之例,援引诸家后汉史书,详为之注,注文并列出处。间加案语,以抒己见。初名《训纂》,后定名《补注》,盖补梁刘昭

  • 库商

    清代盐商之一种。系两淮盐商中佥选,协助官府管理盐课,捐款于库房者。

  • 毗伽可汗碑

    后突厥碑铭。在鄂尔浑河右岸,和硕柴达木湖畔哈喇和林遗址附近,形制同于阙特勤碑。清光绪十五年(1889)为雅德林采夫发现。西面为汉文,题“御(指唐玄宗)制御书”,北、东、南三面及西南棱角悉镌突厥文。突厥

  • 相室

    ①官名。战国置。执政大臣泛称。《韩非子·孤愤》:“主失势而臣得国,主更称蕃臣,而相室剖符,此人臣之所以谲主便私也。”陈奇猷注:“松皋圆曰:‘三晋以大夫为诸侯,犹仍旧号,故呼相国为相室。’奇猷案:《八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