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殽之战

殽之战

春秋时秦国、晋国之间战役。鲁僖公三十二年(前628)冬,晋文公死后,戍守郑国的秦将杞子密告秦君,谓受郑命掌管郑都北门,若潜师而来,可得其国。秦穆公命孟明视率军袭郑。次年春,秦军因密谋泄露,灭滑(今河南偃师缑氏镇)后还师。晋布兵于殽(今河南三门峡市东)以待秦军。四月,秦军至,遭伏击,全军覆没,主帅孟明视等三人被俘。旋为晋襄公所释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帝泰素

    书名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二十篇,列于阴阳家,并云六国时韩诸公子所作。颜师古注引刘向《别录》曰:“或言韩诸公子之所作也。言阴阳五行,以为黄帝之道也,故曰《泰素》。”《隋书·经籍志》不载。清同治年间从日

  • 赵与懽

    宋燕懿王德昭八世孙。字悦道。嘉定进士,调会稽尉。后知安吉州,有善政。累迁户部侍郎兼权兵部尚书、户部、吏部尚书。在朝多所建言,主张整肃纲纪,裁节浮冗,士大夫清白奉法;其论边防战事至为深切,多见施行。再知

  • 明季遗闻

    书名。清初邹漪撰。四卷。漪,字流猗,江苏梁溪(今无锡)人。是书记述南明史事。卷一述李自成起义本末,卷二、卷三述弘光政权始末,卷四述隆武、永历政权始末。条理详明,首尾完善。尤其对福王时马士英、阮大铖政治

  • 京辅都尉府

    官署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)置,立府潼关,设京辅都尉一员、副都尉一员,领兵护卫京畿。

  • 街亭

    又称街泉亭。在今甘肃庄浪东南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建兴六年(228),率军出祁山,命马谡督诸军在前,谡违节度,被魏将张郃大破于街亭,即此。

  • 镇兵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七班,与翊师将军等代旧四中郎将。普通六年(525)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七班。陈因之,拟四品,比秩中二千石。如加为镇兵大将军,则进一阶。

  • 同锾。古重量单位。其制今已不详。或疑为齐制:一锊为六又三分之二两。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·冶氏》:“重三锊。”郑玄注:“锊,锾也”,“今东莱称,……三锊为一斤四两(十六两为一斤)”。又据考古资料,战国时在

  • 蜀子

    即“向子”。

  • 如意

    周武则天年号(692)。

  • 结队法

    见“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