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折漕粮
清代漕粮折征之一种。江苏、安徽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六省应征漕粮中有三十六万余石永折征银,每石折征银五钱至八钱不等。其价银统归地丁银报解户部。
清代漕粮折征之一种。江苏、安徽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六省应征漕粮中有三十六万余石永折征银,每石折征银五钱至八钱不等。其价银统归地丁银报解户部。
又名上妃湖、上陂湖、谢陂湖。在今浙江上虞市西北二十七里。相传始筑于东汉。唐宝历二年(826)县令金尧恭重修,溉田二百顷。
元全真道观,在今北京市西便门外。唐玄宗开元中始建天长观,金章宗泰和三年(1203)赐天长观额为太极宫。蒙古军攻占中都(今北京)后,太祖十九年(1224)全真道首领丘处机居于此。二十二年,成吉思汗以丘处
?—117东汉汝南汝阳(今河南商水西北)人,字叔平。袁安子。少传《易经》。以父任为太子舍人。和帝时,历任侍中、东郡太守、太仆、光禄勋。安帝元初中,拜司空。元初四年(117),坐子与尚书郎张俊交通、漏泄
唐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隋大业末,为蜀郡司法书佐,断狱平恕,民皆信服。入唐,定巴蜀,授巂州长史。寻检校南宁州都督,将兵至西洱河,开地数千里,置七州十五县,以当地酋长为牧宰,法令清肃,绥靖安民,以循
土司名。明置。在今四川雷波县。元时有夷名阿照,雄踞马湖间,其孙名匹夜,于明洪武四年(1371)随安济归附,授雷波长官司,赐姓杨,世袭其官。清康熙四十三年(1704),阿照十三世孙杨喇哇归附,授雷波千万
又名武牢仓。唐开元二十一年(733),以裴耀卿议,于汴河入黄河的交会口处置。江淮地区漕米至此输入本仓,再由此转输河、洛。为裴耀卿转般漕粮的第一站。
733—786唐辽东襄平(今辽宁辽阳)人,居京兆(今陕西长安)。隋蒲山公李宽后人。初为江淮都统李峘偏将,后从永平节度使李勉军,积功为滑州刺史。建中三年(782),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反,次年陷汴州,他以城
?—1651明末清初陕西宝鸡人,字介甫。明末官云南副使,曾以计击平武定、阿迷等地土官之乱。永历元年(顺治四年,1647),大西军余部孙可望等至云南,乃率部与之会合,曾为可望请秦王封号。后可望滥杀阻封明
一名樊。周畿内邑,春秋初属郑,后属晋。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。《左传》僖公二十五年(前635):晋侯朝王,王“与之阳樊、温、原、欑茅之田。 晋于是始启南阳”。参见“樊”。
吏职名。唐时太庙九室各有室长三人,主樽、罍、篚、幂等礼器及锁钥之事。由礼部自斋郎中奏补,任满十年者可授以官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