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求是书院

求是书院

学校名。又称浙江求是书院、杭州求是书院。清光绪二十三年(1897)浙江巡抚廖寿丰等在杭州普慈寺设立。委派杭州知府林启为总办,聘西教习一人为正教习,教授各种西学;华教习二人副之,一授算学,一授西文,委监院一人管理院中一切事宜。由地方绅士保送二十岁以内之举贡生监,经总办考取复试合格者入院肄业,学以五年为限。除学西学西文外,还须泛览经史、国朝掌故及中外报纸,以期明体达用。二十七年改为浙江大学堂,次年正月开学。只设正斋,招生一百二十人;设中、西学教习,中教习课经史、政治等学,西教习课天文、算学、地舆、测绘、格致、方言、体操等学。劳乃宣任总理。后改为浙江高等学堂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刘韵珂

    ?—1864清山东汶上人,字玉坡。由拔贡迁刑部郎中。道光八年(1828)出为安徽徽州知府,十年调安庆。后历任浙江、广西按察使,四川布政使。二十年擢浙江巡抚。***战争初期,赴宁波收抚难民,沿海设防。二十

  • 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孟子去齐,宿于昼。”赵岐注:“昼,齐西南近邑也。”

  • 王构

    1245—1310元东平(今属山东)人,字肯堂,号瓠山。年二十,以词赋中选,为东平行台掌书记。至元十一年(1274),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。宋亡,奉旨赴杭取图籍、礼器仪仗等至京,迁应奉翰林文字,升修撰。

  • 王英

    1376—1450明江西金溪人,字时彦,号泉坡。永乐进士,选庶吉士。掌机密文字。与修《太祖实录》,历翰林修撰、侍读,洪熙时进右春坊大学士。宣德初,与修《太宗、仁宗实录》,迁詹事府少詹事等。正统元年(1

  • 宗室缺

    清代文职官缺之一。指额定由宗室人员补任之官职。宗人府官除府丞一人、堂主事二人为汉缺外,均为宗室缺。此外,六部、理藩院及陵寝衙门之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,亦各于满洲缺内分出一缺或二缺,定为宗室缺。

  • 头役

    明清时期,府、州、县署衙役的敬称,口语或称之为头翁。

  • 和林格尔厅

    清政区。原为明玉林、云川二卫所在地,后为蒙古西土默特所据。清康熙中置驿站曰二十家子(蒙古语称和林格尔)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)置厅,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。

  • 质银

    清代用语。又名佃价银、粪土佃银、粪上银等。(1)佃户租地时所交业主购买佃权之钱。(2)有永佃权之佃户将租地转佃之时所收价银。

  • 叶儿的石河

    即“也儿的石河”。

  • 侍卫马军司

    官署名。即“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