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王静斋

王静斋

1880—1949

天津人,原名文清。回族。伊斯兰教阿訇。自幼随双亲学习阿拉伯文,后就学于京津地区各伊斯兰寺院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后在北京、奉天(沈阳)等地担任阿訇。1921年至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并朝觐麦加。回国后在天津创办中阿大学,并从事《古兰经》、《英阿双解新字典》等书的翻译工作。1927年主办《伊光》月报。1928年后在东北、天津等地担任教长,积极倡导“遵经革俗”。1936年在北京组织“中国回教经典编译社”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与时子周等人在河南发起成立“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”。后在重庆、宁夏等地继续组织回教经典翻译工作,曾用很大精力翻译《古兰经》,先后出版过三种《古兰经译解》。著有《阿汉字典》、《伟嘎业》(回教律书)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吴纪

    书名。西晋环济撰。九卷(一作十卷)。记三国时孙吴史事。久佚。

  • 稽俸厅

    官署名。清代吏部稽勋司及兵部所属办事机构。掌稽检满、汉文武官员俸银、俸米之事。吏部所属设经承二人。兵部所属分左翼、右翼二科,亦设经承二人,办理厅务。

  • 刘演

    西晋中山魏昌(今河北定州东南)人,字始仁。刘舆子。初辟太尉掾,除尚书郎,袭父爵定襄侯。东海王越引为主簿。迁太子中庶子,出为阳平太守。奔刘琨,为魏郡太守。琨将讨石勒,任为行北中郎将、兖州刺史,镇廪丘(今

  • 社会通诠

    书名。一称《社会进化简史》。英人甄克思(E.Jenks,1861—1939)著,严复译。一卷。于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译出,次年商务印书馆出版。凡四篇,一曰开宗,二曰蛮夷社会,三曰宗法社会,四曰国

  • 五屯千户所

    明洪武初派壮族覃福为千户,在广西藤县北部凤宁,驻军屯垦,以控制大藤峡瑶民。成化元年(1465)佥都御史韩雍改为屯田千户所,授覃仲瑛为吏目,世袭。

  • 完颜承裕

    金宗室。本名胡沙,又作忽沙。原为符宝祗候,自中都左警巡副使进至西南路招讨副使。泰和六年(1206)攻宋,屯兵成纪,数败吴曦军。八年罢兵,历归德、临潢两府尹。大安三年(1211),拜参知政事,与独吉思忠

  • 驿使

    汉代驿站传递公文的信使。《后汉书·李南传》:“乃有驿使赍诏书原停(马)棱事。”

  • 四嘴

    清末西藏民间流通的货币之一。西藏向无制钱,贸易不便,印度卢比乘机侵入。贫民将卢比一元剪为四开,名曰“四嘴”,以便零用。

  • 哈剌

    明时少数民族。分布在云南永昌(今保山)、腾越(今腾冲)、顺宁(今凤庆)等西南地区。肤色黑,男子以花布为套衣,妇女穿裙,以红黑藤系腰。居于山岭,从事狩猎或农耕。为今佤族先民。

  • 梁孝王

    见“刘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