皖
安徽省的简称。因安徽省旧治安庆系春秋皖国地,后境内又有皖县、皖山(天柱山)、皖水等而得名。
安徽省的简称。因安徽省旧治安庆系春秋皖国地,后境内又有皖县、皖山(天柱山)、皖水等而得名。
?—93东汉章帝少子。和帝永元五年(93),封广宗王,分巨鹿郡为国。卒谥殇王。无子,国除。
在今宁夏固原县北寺口子东。北宋绍圣四年(1097)知渭州章楶筑于石门峡江口好水河之阴,以逼西夏。城成,“夏主遂奉其母合将数十万兵围平夏,疾攻十余日,建高车临城,填堑而进,不能克”(《宋史·章楶传》)。
?—1855清满洲正蓝旗人,费莫氏,字豹人,号露轩。嘉庆进士。累擢至兵部、工部侍郎,兼副都统、内务府大臣。道光二十一年(1841)受任参赞大臣,随同扬威将军奕经赴浙江对英作战。二十二年正月下旬,分兵三
西汉置。竟宁元年(前33)为侯国,后复为县。治今安徽怀远县东北、涡口入淮处。属沛郡。东晋后废。北魏复置。属临淮郡。北齐废入谷阳县。
本侬人。清代居于云南开化(今文山)所属八里村寨之一的腊兔寨,因地得名。为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的一部分。
官署名。明清宦官衙门之一。掌理出朝钟鼓之事。明洪武二十八年(1395)置。设正五品司正一人为主官,下设左、右司副等官佐之。所属有学艺司房等机构。为内官二十四衙门之一。清顺治十年(1653)沿置,为十三
一作桂门关。在今广西北流市西南。古时地当通往钦、廉、雷、琼诸州和交趾的交通要道。因“其南尤多瘴疠,去者罕得生还,谚曰:鬼门关,十人九不还”(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),故名。明宣德中改名天门关。
明代服役工匠之一。各地工匠除输京师轮班、住坐者外,盛产丝织品之各府,也存留一小部分于本府织染局服役,以供不时派办之需。浙东、浙西、福建、江西地方各府多有此类工匠。
217—278西晋北地泥阳(今陕西耀县东南)人,字休奕。少孤贫,博学善属文,解钟律。州举秀才,除郎中,以时誉选入著作,撰集《魏书》。历弘农太守,领典农校尉,迁散骑常侍。晋武帝即位,封鹑觚子。以魏末士风
即“警世通言”、“醒世恒言”、“喻世明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