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反相成
指不同学派之观点相互为用的关系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诸子十家各引一端,崇其所善,以此驰说,取合诸侯。其言虽殊,辟犹水火,相灭亦相生也。仁之与义,敬之与和,相反而皆相成也。《易》曰:‘天下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。’”意谓诸子百家,虽各执一是,互相攻讦,但各有所长,互相补充,有其相统一之处。
指不同学派之观点相互为用的关系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诸子十家各引一端,崇其所善,以此驰说,取合诸侯。其言虽殊,辟犹水火,相灭亦相生也。仁之与义,敬之与和,相反而皆相成也。《易》曰:‘天下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。’”意谓诸子百家,虽各执一是,互相攻讦,但各有所长,互相补充,有其相统一之处。
见“河阳三城”。
今译生存竞争或自然淘汰。系英人达尔文(Charles Robert Dar-win,1809—1882)《物种起源》一书中《物竞》、《天择》两个篇名之连称。认为生物进化主要是通过自然选择,以说明物种之
篇名。晋葛洪撰。本文以求实态度论述饮酒之害,对后代影响很大。文见《抱朴子》卷二十四。
即“梅里”。
清代贩销人参凭证之一。乾隆间行参引制,领引商民完纳官参及参课后,余参由官方作价收买,作为有引之参,贮于参局,待商而售。参商领票于户部,赴局收买,凭票赴山海关完税,此票称引参护票。引参护票有时亦随入山信
见“黄广德”。
约1815—?清广西浔州(治今桂平)人,原籍广东惠州(今惠阳)。因避天字讳,改名添诰。壮族。随兄天养参加金田起义。咸丰三年(1853)封殿左二十七指挥,随石达开经略安徽,治军严明,众称曾七哥。次年入湘
全称《大唐故尚书左仆射司空太子太傅上柱国赠太尉并州都督□□□□□□□》。今存陕西礼泉昭陵碑林。唐永徽三年(652)刻。褚遂良书。三十六行,行约八十一字。中段磨泐特甚,今可辨者三百余字。此碑为遂良盛年所
梵文Sarira的音译。①佛教人名。即舍利弗比丘之母。②佛教术语。指尸骨或经卷。相传释迦牟尼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,为八国国王所分取,建塔供奉,称“舍利塔”。后世建塔供奉高僧火化后的骨灰或存放佛教经卷,前
①西汉置。治今山东高唐县东。属平原郡。西晋废。②北魏景明三年(502)置。属南清河郡。治今山东高唐县。唐长寿二年(693)改为崇武县,神龙元年(705)复旧。五代梁改为鱼丘县,唐复为高唐县。晋又改为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