窦瓌
东汉扶风平陵(今陕西咸阳西北)人。因姊为章帝皇后,得任中常侍。和帝时,封夏阳侯,迁光禄勋,出为颍川太守。时窦氏父兄子弟恃势骄纵,瓌尚知收敛。永元四年(92),和帝与宦官郑众定议诛窦氏,唯瓌以节约自修得免,徙封罗侯。
东汉扶风平陵(今陕西咸阳西北)人。因姊为章帝皇后,得任中常侍。和帝时,封夏阳侯,迁光禄勋,出为颍川太守。时窦氏父兄子弟恃势骄纵,瓌尚知收敛。永元四年(92),和帝与宦官郑众定议诛窦氏,唯瓌以节约自修得免,徙封罗侯。
见“座主”、“门生”。
一作火儿慎、好儿趁、廓儿沁、喀喇沁。部落名。明清对住牧于嫩江流域蒙古科尔沁部人的称呼。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撒儿后裔。哈布图哈撒儿牧地本在额尔古纳河、呼伦湖和海拉尔河一带。明初,十四代孙奎蒙克塔斯哈
官署名。清宣统三年(1911)五月设,为责任内阁下属机构之一。掌管原吏部的部分职掌,如内外官员简任、奏任、委任,各官履历稽核存储,以及文官考试、处分等。
并(並)索桥的一种形制。并列几根缆索,上铺木板,组成桥面,左右各悬上几根缆索做栏杆,也有不设栏杆者。是中国古式索桥中最普遍的一种。
?—1121北宋睦州青溪(今浙江淳安)人,一说歙州(今安徽歙县)人。一名方十三。徽宗时在睦州一带利用摩尼教秘密酝酿起义。宣和二年(1120)在青溪县以诛朱勔为名,聚众揭竿起义,自称“圣公”,建元“永乐
?—1866清江苏仪征人,字石琴。贡生出身,以屡试不中,遂绝意仕途。道光间拜周太谷为师,传习太谷学派,合儒释道三家为一,被官府斥为“妖教”。咸丰六年(1856)举家北上,迁居济南附近黄崖山中,讲学授徒
即今福建晋江市西南滨海安海镇。本名湾海。宋初改名安海市,东曰旧市,西称新市,为海舶入泉州时官吏榷税处。南宋建炎四年(1130)置石井镇。绍兴二十六年(1156)筑土城,防御海寇,后圮。元置石井镇巡司,
?—1664一作刘体仁。明末清初陕西延安人,号二虎。初为大顺农民军右营右标果毅将军。大顺国立,封光山伯。永昌二年(顺治二年,1645),李自成战死,乃同李锦、高一功等于湖广归明抗清,授总兵官。旋进攻汉
书名。一作《云阳集》。元李祁撰。十卷,附录一卷。祁字一初,号希蘧,茶陵(今属湖南)人。元统进士,累官江浙儒学副提举,元末隐居永新山。明初征召不起,自称不二心老人。祁死后,俞子茂曾刻其遗集十卷,未见传本
明代太仆寺所属库名。收储各牧监被垦为田之草场地租及诸养马户赔偿折纳之马金。设大使一人,司其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