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砂
陶器名。其烧造始于宋代,明中期起盛行。产地在今江苏宜兴丁蜀镇,故亦称宜兴紫砂。是一种质地细腻,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烧制成的无釉细陶器。其制造完全以手工成型,表面砾光后烧造,不施釉。因原料紫泥中含铁量较高,故烧成后呈紫褐、淡黄或红褐色。主要作茶壶,还盛行雕塑和制作其他工艺品。紫砂陶为中国独特传统工艺品,在国内外享有盛誉。
陶器名。其烧造始于宋代,明中期起盛行。产地在今江苏宜兴丁蜀镇,故亦称宜兴紫砂。是一种质地细腻,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烧制成的无釉细陶器。其制造完全以手工成型,表面砾光后烧造,不施釉。因原料紫泥中含铁量较高,故烧成后呈紫褐、淡黄或红褐色。主要作茶壶,还盛行雕塑和制作其他工艺品。紫砂陶为中国独特传统工艺品,在国内外享有盛誉。
清代皮金、铜锣、铁钻、杂货、锡箔各行业之公所。多设于各地之太尉庙。
约1815—约1870清广东香山(今中山)人,原名天垣,字道普。原为广州十三行“同顺行”商人。***战争后,在上海充当美商旗昌洋行买办,捐候补道。道光二十八年(1848)出任苏松太道兼江海关监督。咸丰三
1884—1911清安徽合肥人,字旸谷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创立强国会,提倡民权。三十年赴上海创办青年学社,密组拒俄会,与万福华谋刺王之春不中。次年至日本,参加发起同盟会,为安徽主盟人。旋归国组织
唐人。神龙元年(705),以妖妄的长生不老术,被中宗宠信,墨敕为秘书监,朝臣桓彦范等谏,不从。又进女后宫,潜谋左道,监察御史崔日用劾之,不听。其妻第五氏以鬼道得宠于韦后。二年,聚党徒于雍、岐二州谋乱,
又译月儿鲁、月儿吕、月鲁、玉吕鲁、月吕禄等。即“玉昔帖木儿”。
金大定十二年(1172)置。治今陕西志丹县,属保安州。蒙古忽必烈时废县入州,复降州为县。属延安路。明清属延安府。1934年改为赤安县,1936年又改为志丹县。
俗称买官、纳粟补官。*三色官之一。宋制,富室纳粟赈粜,雇夫筑城,以粮食、现钱助边,均可依数量多寡补不同官职。至正七品以上成为官户,也有减至九品者。至升朝官则免户役。身死,其子孙仍同编户。官员进纳粮食或
?—254三国魏冯翊(治今陕西大荔)人,字安国。善于品鉴人物,名传吴越。明帝时,历官骑都尉、给事中等。正始中,任侍中尚书仆射,周旋于曹氏与司马氏二大势力之间。时人谓:“曹爽之势热如汤,太傅父子冷如浆,
春秋晋置。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大盂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八年(前514):魏献子为政,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,“孟丙为盂大夫”。战国至三国魏属太原郡,西晋属太原国。北魏废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分汾阳县复置。属
?—1125北宋临安(今浙江杭州)人,一说莱州胶水(今山东平度)人,字宽夫。第进士。累官吏部员外郎。大观初,拜右正言,上疏颂神宗造立法度,旷古无匹。为右谏议大夫,极论东南兵政七弊,请选实学多闻之士充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