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老庄学派

老庄学派

先秦道家学派中影响最大的一支。以老子、庄子为代表,故名。老子为道家创始人,创立以“”为核心的思想体系,提出自然天道观念,主张效法“”的自然无为性质以治国、驭民、固位、保身。认为“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”(《老子》三十七章),倡导“无为”目的在于“无不为”。庄子继承发展老子的自然天道观念,司马迁谓“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”(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),但以齐万物为宗旨。要求“不谴是非,以与世俗处”(《庄子·天下篇》)。二者实有区别,故西汉初期一般不以老、庄并提。西汉末始有学者兼治老庄之学。《汉书·叙传》:“嗣(班嗣)虽修儒学,然贵老、严之术。”颜师古注:“老,老子也。严,庄周也。”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亦有“老庄”连用之句。魏晋时期,多数玄学家认为名教(儒教之伦理纲常)出于自然,以道家思想糅合儒家经义,更着重于老、庄共同之处,视老庄为同一学派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外兵省

    官署名。北齐改相府外兵曹置。北魏后期至东魏,大丞相、相国等权臣用事,相府诸曹实掌国家政务,其外兵、骑兵曹掌全国军队机密政令,“总为诸军节度”。据《北齐书·唐邕传》,天保元年(550),北齐代魏,遂罢相

  • 宁葭

    地名。一作蔓葭(《史记·赵世家》司马贞索隐)。在今河北鹿泉市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武灵王二十年(前306),“略中山地,至宁葭”,即此。

  • 胡曹

    相传为黄帝之臣,冕服的创制者。

  • 右神武军统军

    官名。唐兴元元年(784)置,一人,从二品,以授节帅罢任者,无职事。

  • 自鸣

    古籍中记载共鸣的用语。古人将未曾发现声致振动的声源而出现的共鸣称为“自鸣”,在历代正史的“五行志”中往往将其作灾祥异事记述下来。但有不少学者在掌握共振原理的基础上,通过改变物体的固有频率来消除共鸣。南

  • 胡思敬

    1870—1922江西新昌(今宜丰)人,字漱唐,晚号退庐居士。清光绪进士,选庶吉士。光绪二十四年(1898)散馆,改吏部主事。极力反对“百日维新”。宣统元年(1909)补辽沈道监察御史。转掌广东道。因

  • 张曼成

    ?—184东汉人。黄巾起义将领。自称“神上使”。灵帝中平元年(184)率南阳黄巾数万杀郡守褚贡,屯军宛城下。后为南阳太守秦颉击败、战死。其余部十余万,据宛城达数月之久。

  • 张平

    十六国时代郡(治今河北蔚县东北)人。初为后赵石虎并州刺史。后赵亡,先降燕,又结苻秦,各受爵位,欲中立以自固。燕主遣兵攻之,遂逃奔前秦。秦苻健以为大将军、冀州牧。健子苻生时,姚襄攻掠河东,受命讨之,他反

  • 元琛

    ?—约527北魏宗室。字昙宝。袭爵河间王。宣武帝时为定州刺史,以贪纵被胡太后废免于家。后贿侍中刘腾,出为秦州刺史。性奢侈,每欲与高阳王雍争富,自谓富比石崇。孝昌二年(526),与扬州刺史兼大都督长孙稚

  • 梁进之

    金末元初燕京(今北京)人。历任警巡院判、县尹、大兴府判、知和州(今安徽和县)。与关汉卿为世交。有杂剧《进梅谏》、《于公高门》,已佚。所作散曲,今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