艋舺
在今台湾台北市西龙山、双园一带,地滨淡水河。为早期先民系船处,俗呼独木舟为艋舺,因以为名。清嘉庆末至同治年间,为台湾对大陆贸易的重要港口。道光时最繁荣,有“一府(台南),二鹿(鹿港),三艋”之称。同治末年以后,因河床淤塞逐渐衰落,港市移向下游近邻大稻埕一带。光绪元年(1875)置淡水县为台北府治。
在今台湾台北市西龙山、双园一带,地滨淡水河。为早期先民系船处,俗呼独木舟为艋舺,因以为名。清嘉庆末至同治年间,为台湾对大陆贸易的重要港口。道光时最繁荣,有“一府(台南),二鹿(鹿港),三艋”之称。同治末年以后,因河床淤塞逐渐衰落,港市移向下游近邻大稻埕一带。光绪元年(1875)置淡水县为台北府治。
书名。清薛福成撰。六卷。光绪十七年(1891)刊行。薛氏于光绪十六年至二十年任出使英法义(意)比钦差大臣。该日记即为其任期内所作的一部分。起光绪十六年正月十一日,迄次年二月三十日。除记中外交涉事件、异
官制用语。(1)指出任做官。旧以当官为委身事君,故以出身代指做官。《三国志·杜畿传》注引荀绰《兖州记》:“(杜柯)时幼小,不能让。及长悔恨,遂幅巾而居,后虽出身,未尝释也。”《魏书·房亮传》:“时边州
1163—1224即完颜珣。金代皇帝。1213—1224年在位。本名吾睹补。金世宗孙。允恭长子。累封丰、翼、邢、升王,判彰德军。至宁元年(1213),胡沙虎杀卫绍王,自彰德府(今河南安阳)迎立为帝,改
官名。春秋战国时置,使官随员,副使。《仪礼·聘礼》:“若过邦至于境,使次介假道,束帛将命于朝。”
官名。宋代刑部、大理寺、御史台、户部、三司及各路提点刑狱司均设,掌检详法律。金代户部架阁库、元帅府、大宗正府、御史台、左右三部检法司等官署亦置,员数不等,从八品。章宗明昌五年(1194)规定,女真检法
科举考试用语。又称结款通保。唐代乡贡举人送到尚书省后,互相进行人品德行的担保,称“合保”。其制,举人到省后,于礼部缴纳家状,然后五人为单位互相保结。李肇《唐国史补》:“将试,各相保任,谓之合保。”合保
江苏常熟市的别称。因县治前后有横港七条,东注运河,形若琴弦,故名。一说因有五浦注海,似琴之五弦而得名。南宋时原纂、元末续修的《琴川志》,即为常熟方志。
又称济丰仓。明宣德七年(1432),江南巡抚周忱创建。各州县以官钞籴米入仓,得米二十九万石,又益以加耗,籴米四十万石,共贮米七十万石。仓米供兴修水利、荒年赈济及抵补漕运拖欠之用。皆为借支,秋成抵数归仓
1712—1748清高宗皇后。满洲镶黄旗人,富察氏。总管李荣保女。雍正五年(1727)册为宝亲王嫡福晋。高宗嗣位,册为皇后。乾隆十三年(1748),从高宗东巡,回至德州病死;一说高宗回驻德州,宴饮淫乐
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)为防御蒙古,设立宣府左、右、前三卫。治今河北宣化县。为近畿防卫要地。正统时,瓦刺也先进攻宣府,京师为之震动。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从太原绕道由此直取京师。